文 | 《贵圈》栏目 闫妍

不缺富人买单的爱马仕,又涨价了。

近日,多家外媒报道称,法国奢侈品巨头爱马仕集团宣布,自5月1日起将全面上调美国市场售价,通过6%~7%的常规涨价叠加额外提价,将美国加征的关税成本悉数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美国全线涨价后,中国市场是否也会同步进行调价?

《贵圈》致电爱马仕中国官方客服获得回应。客服明确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中国大陆市场的调价通知。”同时进一步说明:“我们的商品定价策略没有固定调整周期,价格变动主要基于汇率波动和原材料成本变化等市场因素综合考量。”

此外,针对近期网络热议的“中国代工厂生产爱马仕产品”传闻,爱马仕客服予以明确澄清:“爱马仕产品的生产地严格遵循品牌传统工艺标准,鞋履产品主要在意大利生产,腕表大部分产自瑞士,其余绝大多数产品均在法国制造,没有产品是在国内制造的。”

截至4月29日,爱马仕市值为2863.97亿美元,LVMH集团市值为2846.28亿美元,超越LV后,爱马仕成功问鼎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宝座。

基本面:市值超LV,问鼎“全球奢侈新王”

近日,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集团营收达41.29亿欧元,按当前汇率同比增长9%(按恒定汇率增长7%)。虽然这一数字略低于市场预期的41.6亿欧元,但相较LVMH集团同期3%的营收下滑,仍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然而纵向对比显示,爱马仕的增长动能其实正在减弱——2024年第一季度,其营收曾实现17%的强劲增长,全年总营收更达到152亿欧元(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相比之下,2025年首季个位数的增速明显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全球奢侈品市场整体疲软的态势下,爱马仕凭借相对稳健的业绩表现,于4月中旬超越LVMH,跃居法国CAC40指数市值榜首,成功问鼎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宝座。截至4月29日,爱马仕市值为2863.97亿美元,LVMH集团市值为2846.28亿美元。

按业务来分,爱马仕皮具与马具依旧是集团的收入支柱,同比增长10%,成衣与配饰增长7.2%,丝绸与纺织品增长4.5%,珠宝与家居等增长6.1%,其他产品类别增长16.5%,香水与美妆板块基本持平,同比下降0.5%。值得注意的是,其腕表业务大跌10%,为本季度中唯一出现明显下滑的板块。

从地区来看,所有市场均实现增长。其中,日本市场表现最为强劲,增长17%至4.2亿欧元;法国本土增长14.2%至3.6亿欧元;欧洲其他地区增长12.7%至5亿欧元;美洲市场增长11%至7亿欧元;中东所在的其他区域增长14.1%至1.9亿欧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爱马仕在亚洲市场(不含日本)的表现略显疲软,仅实现1.2%的微幅增长,营收达19.7亿欧元,这一增速远低于品牌全球整体表现。

对于亚洲市场(不含日本)营收占比近五成的爱马仕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随着亚洲奢侈品消费降温和竞争压力加剧,以及中国等关键市场消费习惯的转变,即便是爱马仕也面临着增长的烦恼。

当亚洲市场增长引擎逐渐熄火的同时,其第二大市场美国市场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全球奢侈品行业正陷入一场由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动荡。

近日,爱马仕宣布自5月1日起,美国市场全线产品涨价,通过6%~7%的常规涨价叠加额外提价,涨幅足以“完全抵消”美国对欧洲商品加征的关税。目前,爱马仕从欧盟出口美国的关税是10%,但由于美国最终关税政策还悬而未决,爱马仕等欧洲奢侈品牌仍可能在未来面临更高的对等关税。



爱马仕打响“自卫反击战”后,有行业分析师表示,“眼下爱马仕率先明确涨价,可能引发奢侈品行业的涨价潮,其他奢侈品牌会跟随爱马仕和法拉利的步伐,通过涨价来抵消更高的进口关税。”

行业:多家普涨,谁最离谱?

实际上,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上涨、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奢侈品牌频繁调价已成为行业常态。

据媒体统计,2020至2024年间,包括路易威登、爱马仕、香奈儿等头部品牌均采取“一年一涨”甚至“一年多涨”的定价策略,以此应对成本压力并维持利润增长。

例如,爱马仕基本维持着稳定的年度调价节奏。2025年初,爱马仕已完成各类商品的涨价,其中部分饰品的涨幅近19%,腕表涨幅6%~10%,手袋涨幅在5%~12%,Birkin铂金包25的涨幅近12%,突破了10万元大关。

路易威登的调价则更为频繁。据媒体报道,2023年6月,路易威登进行了当年的首次涨价,涉及全品类,部分产品涨幅超过11%。2024年2月,LV就曾上调过部分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平均涨幅为6%;而在2024年下半年,LV再度全线涨价,调幅为5%至7%。2025年4月15日,路易威登部分产品再次传出调价消息,热门款手袋DIANE法棍包价格从1.86万元涨到1.92万元,Speedy Trunk 20手袋从2.35万元涨至2.44万元。

香奈儿近几年的涨幅也非常显著。有数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间,香奈儿的经典款包包涨价超过60%。以最经典的香奈儿2.55手袋为例,从2020年的37000元涨到了2023年的接近70000元。而进入2025年,这款包型已经冲破了80000元大关。

专家:涨价其实是把“双刃剑”

奢侈品涨价无可厚非,但是靠着定价只升不降的获利“魔法”,这样的红利又能持续多久呢?

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表示,奢侈品依靠涨价挽回销售颓势的做法,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适度的价格调整可以帮助品牌保持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并确保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涨价而非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可能会损害品牌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当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时。”

但对于主打稀缺性战略的爱马仕而言,反而可以通过涨价筛选出相匹配的具有购买力的群体,弥补客流降低造成的损失。“尽管涨价可能短期内影响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但鉴于爱马仕在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以及其作为高端奢侈品的地位,长期来看,涨价不太可能显著削弱其市场表现,”杨怀玉谈到。

今年1月,贝恩公司发布的《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未能延续增长势头,预计2025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表现将与2024年持平。报告指出,受消费者信心不足、出境游复苏、消费外流加剧等因素影响,2024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布鲁诺(Bruno Lannes)表示:“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正处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奢侈品牌面临生存求变的关键节点。预计很多品牌或将陷入低迷,但部分品牌仍会保持增长。对于大多数奢侈品牌而言,未来的战略重点将从扩张和提高价格,转为销售网络整合与绩效提升。”

探讨:集体遇冷,爱马仕为何韧性强?

在奢侈品集体遇冷的大背景下,LVMH集团、开云集团等奢侈品集团都陷入了业绩增速放缓的困境,部分品牌甚至遭遇双位数跌幅,爱马仕却能在所有地区以及除腕表之外的所有部门均实现增长,堪称“韧性”的代名词。

以爱马仕最具代表性的Birkin铂金包25为例,其在中国大陆市场仍处于一包难求的状态。爱马仕官方客服向《贵圈》表示:“目前Birkin铂金包25在中国大陆地区全线缺货。由于该款式仅限线下门店销售,建议亲临专卖店并与销售建立联系,他们将同步法国总部的最新到货信息。”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Birkin铂金包的等待故事已然成为一种独特的消费现象。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她们的“等待日记”:“等一个Birkin要等半年”“等了五个月才拿到想要的配色”“入坑5年不是在配货就在配货路上,一只黑银Birkin25等了一年半左右。”

此外,爱马仕的“配货规则”,也成为了其保持韧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总结,入手一只10W的包,配货比大概是1:2,也就是要先入手大概20W衣服、鞋子、丝巾、家具等产品。其中,经典款式的包包配货比会更高,Birkin25、Kelly配货比要到1:2-2.5。

“一般来说,在爱马仕累计消费50-100万之后,才有机会获得人生中第一个普皮BKC(Birkin、Kelly和Constance这三款经典包包的简称)的购买资格。买到一定数量后,才有权限得到一只稀有皮Birkin,消费一千万之后,才能预定一支全色鳄鱼皮的铂金包。”一位二奢博主在社交媒体上总结。

为什么爱马仕能让高净值人群心甘情愿为其溢价买单?

对于爱马仕的逆势增长表现,分析人士认为,部分原因是其客户为高净值群体,这类人群的支出往往比普通客户更加稳定,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较小。此外,爱马仕拥有强大的定价能力,其Birkin和Kelly手袋备受追捧、供不应求。

杨怀玉向《贵圈》表示,“主要是因为爱马仕的品牌价值和独特性,产品往往被视为身份的象征。同时爱马仕通过控制生产量来维持产品的稀有性,使得其商品具有较高的转售价值,这对追求独特性和投资属性的消费者极具吸引力。此外,爱马仕还拥有超过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技艺,这些因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愿意为其品牌溢价买单。”

此外,还反映出了市场目前更青睐稀缺的价值。对比同时运营80个品牌的LVMH,爱马仕始终坚持单一品牌发展策略。早在2010年,LVMH董事长兼CEO Bernard Arnault便曾尝试通过秘密增持股份方式对爱马仕发起收购,但遭到爱马仕家族及董事会强烈抵制。

爱马仕的核心产品(如Birkin包、Kelly包)以手工制作、限量供应著称,并严格控制供应链确保产品质量和独特性,避免过度商业化,这种稀缺性不仅维持了品牌的高端形象,还与一些竞争对手(如Gucci、Louis Vuitton)的大规模生产形成了鲜明对比,创造了强烈的市场需求。

没有频繁的扩张并购,爱马仕的“慢”和“稳”恰恰建立一个有说服力的增长前景。杨怀玉表示,“一方面,公司能够聚焦资源塑造顶级品牌形象,通过持续深化品牌故事来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另一方面,精简的管理架构能够提升决策效率,为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提供了组织保障。”

但单一品牌发展策略也会面临一系列挑战。“这种策略面临的挑战则主要集中于单一品牌的表现上,任何负面事件都可能对整个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并且,在扩展品类时需格外谨慎,要避免破坏品牌核心价值,”他进一步谈到。

来源:新浪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