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就是智商高,是读书的料!而学渣就是智商不够,天生不适合读书。
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读书确实需要天赋,这个观点我们经常讨论到,但在小初义务教育阶段,不需要天赋也能当学霸。
到高中才是拼天赋的时候,高中以下,那些所谓的学霸真不见得智商有多高,但他们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会听课!
学霸上课非常认真,不会走神,而且他们不仅耳朵在听,脑袋还会跟着转动,时刻紧跟老师的思路在思考。
所以你能看到,学霸的课堂吸收率是非常高的。新学的内容他们当堂课基本就能消化掉七八成,剩下的只需课后复习,刷题巩固一下即可。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有些成绩好的孩子,平时下课后就是玩,好像不怎么学习一样,但每次考试分数都很高。
因为人家课堂效率高!
而中等生,乃至学渣,上课小动作特别多,走神是常态,要不就是只顾记笔记,搞形式主义,老师讲什么根本不听。
这就造成了很多中等生需要课后下更多功夫去追,但课后自学一整天,效果也远远比不上人家认真听讲一节课。
也就是说,不管你家孩子现在是小学,还是初中,成绩中等,甚至是很差的,想要进步,得先学会听课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高效听课?分享一些听课技巧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提前做好充分预习。
有人说没时间预习,那你就在周末抽时间统一预习下周一整周的新课。只有做好充分预习,上课才能吸收得更好。
即使偶尔走神了,我们也能迅速跟上老师的节奏。相反的,没有预习,一个不注意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
2、课堂上做到“一看一想一举”。
一看:老师在讲知识点时,我们的眼睛要盯着老师,视线不要离开黑板范围之外。
一想: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这样,脑袋一定要动起来,光听不想,听到的内容很快就会忘光的。
一举:有不懂的地方马上举手发问,不要在那里听得似懂非懂,迷迷糊糊的还使劲地点头,装出一副听懂了的样子。
3、课后三件事要抓牢。
有这样一个定律:预习搞懂30%,听课搞懂50%,复习搞懂70%,刷题搞懂90%,错题整理搞懂100%。
所以,课后要做的有三件事:
①复习:哪怕是抽10分钟时间翻翻书,看看笔记也是好的。复习之后再去写作业,效率会更高。这点是很多成绩中等的学生所欠缺的,他们经常是课本上的公式概念还没搞懂就急着去刷题,去写作业,结果刷着刷着就会卡壳。
最后不得已,只能边刷边翻答案,但是由于课本上的内容还不熟,往往在看完答案后也还是很迷糊。
所以,课后及时复习是提高成绩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②刷题:每一科配两套单元题,上完课复习后,写完作业再去刷这些单元题。为什么要配两套?
因为一套教辅很难齐集所有题型,两套教辅能起到互补的效果,尽可能让我们做的题型更全一些。
③整理错题:刷题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整理错题,粗心大意做错的题不用整理,但如果出现在同一种题型连续两次粗心的情况,就要把这类题型整理到错题本里面。
错题本重点记那些概念模糊,没有解题思路,甚至是完全不会做的题。每道题在对过答案后,再找三道同类题去刷,要三道都刷对才算过关。
以上这一系列操作,包括了听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听课技巧和课后需要做的事,把这些全都做到位了,并且能坚持下去,形成一种习惯,那么这样的孩子就能成为学霸,成绩稳稳地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