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天气越来越暖,超市里的肉类专柜也换起“季节新装”——什么“孩子长身体多吃点肉”,什么“换季补铁强体”,店员嘴里念叨得跟咒语似的,一下子就把各路当爹妈的都忽悠进了肉山海。不过,说真心话,这两年肉价确实起起落落,挑哪几样、怎么买才不亏,实在是让我琢磨了好久。特别一到立夏前后,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肉摊格外热闹,“补补身体”的需求也都被各路养生群、邻居阿姨轮番洗脑。


有次我逛菜市场,特地趁着早上人少溜过去,发现摊主都直接把猪肝、牛肉、鸡胸肉摆到了最显眼的位置。以前家里人爱吃点肘子、排骨,现在却对我说:“立夏得来点补铁的,孩子少生病才是真的省钱!”于是我特别关注了一下这三种肉:猪肝、牛肉、鸡胸肉。别说还真有点门道,每样肉的价钱、营养、做法,差别都不小,而且一不小心还容易踩坑。


先说说猪肝吧。小时候我对猪肝印象就俩字——腥、便宜。大概是那时候物资没这么丰富,一斤猪肝两三块钱,家里老人会买回来炖汤、炒青椒、做猪肝粥。那味道吧,有点重口,小时候其实不太爱吃,但是老人总是一本正经:“你看看,补血的,铁多!”搞得我也疑神疑鬼地吃了好多年。现在长大后才知道,猪肝作为补铁界的老大哥,真不是吹的,每百克猪肝铁含量确实高,适合孩子和老人偶尔来点。但是有一说一,现在猪肝价格反而比鸡胸肉贵不少,好的猪肝一斤能到20块,便宜的也得十来块,听说跟现在“健康养殖”以及需求量上来了有关系。


不过别看猪肝营养高,选购起来是真的门道多。我吃过一回买回来的劣质猪肝,一切开里面淤血多,口感发苦,简直影响一周心情。问了老阿姨才知道,真正新鲜的猪肝颜色得是淡红偏紫,切面细腻没有血丝,表皮摸着不粘手——这些小细节还真靠多买几回才有“心里有数”。还有炒法,家里老人坚持“焯水三遍不嫌腥”,我偷懒只焯了一遍结果全家人都说有腥味……后来我学聪明了一点,炒之前加点料酒、生姜,果然不仅去腥,味道还更香。现在,有时候孩子放学饿得慌,我会做猪肝面或者猪肝蒸蛋,营养都能蹭蹭上去。只不过,猪肝虽好,不建议一周吃太多,毕竟胆固醇也有点高,讲究个“补而不腻”。


再来说牛肉,我自己其实是牛肉迷,尤其是火锅牛肉片和番茄炖牛腩,绝了!这几年牛肉贵,每去一趟市场我都要盘算半天。去年夏天牛肉最高涨到八九十一斤,别说买几大块了,买半斤都觉得心疼。问了摊主,人家一边剁牛肉一边感叹:“进口牛涨价了,国内牛养殖成片减,有人抢空!”但每次肉价跌下来点,我还是喜欢整点新鲜牛腩或者肩胛肉回来炖。牛肉补铁、补蛋白,用老人家的话说叫“长劲儿不费劲”,而且牛肉的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孩子吃点牛肉丸、牛肉米粉、红烧牛肉面,真的是又美味又顶饿。


不过牛肉选购讲技巧。我曾经贪图便宜,买了次冷冻牛肉,回家炖了三小时,结果炖不烂还塞牙……那种肉要么是解冻反复的,要么就是部位不正。后来有经验的老客户教我,不妨看看牛肉切面有没有细密规律的纹理,颜色棕红带点光泽,按一按能弹回去,说明是新鲜才宰的。如果太湿、颜色深红发暗,或者冰渣一堆,那八成是冻货。市场买新鲜切片,贵是贵点,但牛肉炖出来香气浓,孩子也爱吃。


牛肉的做法特别多,我最推荐咖喱牛肉、番茄炖牛腩还有萝卜炖牛肉。懒得做的时候,腌点牛肉片炒青椒,家里孩子配米饭能干两碗。还有个小窍门,牛肉炖煮前别切太薄,腌的时候一定得放点淀粉和料酒,用手抓匀静置十分钟,好吃到叫人流泪。要说不同品牌差别嘛,市场牛肉有时候真得靠人品,超市包装虽然看着干净,但味道总觉得没市井摊上香。偶尔也试过进口牛肉,味道确实嫩一点,就是太贵,平民百姓魔法打工人一般还是买点国产的、当天销售的新鲜肉。


最后聊聊鸡胸肉。别嫌鸡胸肉“鸡肋”,这玩意儿还真越来越受欢迎了,尤其健身党、减肥妹子饭盒里全是它。我对鸡胸肉的态度,说实话一开始是抗拒的,总觉得太柴。但自从家人尝试做鸡胸肉沙拉、煎鸡排、葱油鸡,我发现换个做法味道会有惊喜。


鸡胸肉其实蛋白高、脂肪低,还特别容易搭配蔬菜,春夏天吃着清爽。适合孩子,做成鸡胸肉卷、鸡米花,配个小番茄什么的,看着就有食欲。市场价鸡胸肉十来块钱一斤,不算贵,关键是得买鸡肉本色,不注水的。常见超市冷鲜鸡,买回来摸一摸结实而有弹性,表皮无异色,一切开没乱七八糟水分那就稳了。有次家附近超市搞活动,冲动买了五斤鸡胸肉,结果切开全是水,做菜一锅全成“鸡肉汤”,那个无力感……再也不贪便宜了。


顺便补充一句,鸡胸肉腌制很重要。提前用盐、料酒、淀粉腌个十几分钟再煎或者炒,肉质会嫩很多。我最喜欢的其实是手撕鸡胸肉拌黄瓜丝,再来点蒜泥和辣椒油,立夏天热的时候当成冷盘,别提多开胃了。


现在咱们看市场,其实肉价区间很大,但有一点我发现挺真理的:无论买啥肉,看新鲜、少注水、少预制、少商超华而不实包装,真材实料最重要。摊主其实有时候很“实在”,多搭几句话能得优惠,说不定还能告诉你哪个批次今天早晨刚送来的。

再说说立夏前吃肉这事儿,我身边好多邻居其实也有点疑问:“天天吃肉会不会胖?会不会上火?”我自己觉得,适量为上,蔬菜别少放。家里经常搭配豆腐、绿叶菜和肉做个炒菜,或者做点炖汤,比光吃大肉省心。我家小孩儿一到换季容易咳嗽,猪肝蒸蛋、牛肉蔬菜粥、鸡胸肉三明治换着做,家里人都夸不油腻还营养。做饭里多花点心思,孩子少生病,大人少烦恼。


说到这,可能你要问,怎么才能不踩坑?我的建议还真简单:
一是尽量别在“疯狂特价档”囤货,便宜没好货的概率高,
二是新鲜优先,看摊主出货速度快的往往靠谱,
三是和卖肉的交朋友,谁家肉口感好、味道正,大家心里都有数。
四是多试试不同部位,不要盯死一种肉,搭配起来好吃不腻。
五是做法新花样别怕试错,带点创造力,更容易找到孩子和家人真正爱吃的口味。

最后,我想说,生活这么忙,有时候菜市场逛逛也是一种乐趣。虽然肉价波动令人抓狂,选购和烹饪也有各种小麻烦,但看到家里小孩吃得香、老人气色变好,我觉得一切都值。希望今年立夏,大家都能抓住这三样好肉,吃得健康,吃得开心,家里的每一次饭桌烟火都和和美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