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买房人,越来越看重房子的质量了,并且,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也必须以改善为主,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做了定调: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性,企稳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利好政策进一步出台的情况下,我国的楼市会进一步分化,高质量、好地段、好服务的新房项目依然具备市场潜力,整体市场形势有望进一步改善。
不过个人认为,现在市场还在调整期,真正的底部还没到。
看看最新数据就明白了: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1-2月楼市数据:新房销量下降了20%以上,住宅投资也减少了近10%。
虽然降幅有所收窄,但调整仍在继续。
好消息是,最近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好房子的建设。
住建部已经强调,今年要重点抓开工建设和房屋质量,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并且前几天,住建部已经正式发布了关于“好房子”的标准,
该标准从从基本规定、居住环境、建筑空间、结构、室内环境、建筑设备6大方面作出相应要求,
比如: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高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等等。
这些新标准的出炉,都将给居民带来更高的居住体验。
另外,还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搬离高层住宅。
不过,在一些县城和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购房误区,比如有的人买房子,只认准高楼层住宅,只买大户型等。
之所以如此选择,主要是他们认为高楼层居住更显富裕地位,甚至有的人将住进高楼大厦,视为真正的城市生活。
不过在城市里,有不少人却早已看清事实,高楼层住宅虽然视野开阔,通风采光效果佳,隐私好,但是这些优势依旧没能改变很多有钱人搬离的决心。
只因为,高楼存在着四大“硬伤”:
1、 火灾逃生困难
高楼层住宅在火灾发生时,业主逃生难度大,是避不开的话题。
毕竟消防云梯最高也就只能抵达20楼,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火势蔓延到楼顶也就几分钟的事,
为了在特殊情况下能够有一丝逃生机会,很多业主只能自主安装高空缓降设备。
2、公摊面积大,实际得房少
因为高楼住宅的设备设施更多,所以它的公摊面积也更大,得房率也远低于其他类型住宅,导致居住舒适度下降。
比如,很多高楼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甚至达到30%,有的接近50%
花100平米的总价钱,买了50平米的房子,以后还得按照100平方的面积缴纳物业费取暖费,这种买卖换谁都会觉得不划算。
3、高层住宅的容积率普遍较高
高楼层住宅普遍是里两地多户,小区容纳的人口数众多。
比如30层楼,两梯六户,一栋楼住户人数竟然多达400-500人,一个小区的人口数甚至达到了几千上万人。
小区的人口数量越多,生活环境就会变得更加拥挤,大大影响居住体验。
3、电梯故障影响生活
高楼层住宅出行更依赖电梯,一旦出现电力故障或者供电不足的情况,就会严重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
有机构数据显示,去年买二手房的人中,选择多层电梯房和洋房的明显增多,但高层住宅的比例却不到20%。
所以,尽管目前我国的高楼层住宅普遍不会沦为“贫民窟”,但购房者在做出选择时一定要理性,不要盲目追求高层大户型的"面子",更要考虑到上述四大“硬伤”。
总之,在楼市调整期,选对适合自己的房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