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国内市场当红的车型是哪个,大六座SUV一定榜上有名。各个厂家们在关于把自家产品做大这件事儿上有着自己的执拗,做大不难,但如何在的情况下兼顾多用途需求,就很难了,而如何在这些基础上做出耳目一新的东西,更难。而领克拿出了他们的答案:领克900。



领克900在4月28日晚上正式上市,30.99万元至41.69万元,补贴后售价28.99-39.69万元。在我看来,领克是想认真的给出那个他们心中对于家用旗舰SUV正确的答案,那便是:强劲、好开、舒适。

增程和插混该用谁,是在这个级别的SUV中各家厂商头疼的问题:一个是结构简单、驾驶体验接近纯电车,一个是馈电状态下的稳定动力。两种方案各有优劣,取决于用户的使用场景以及厂商对于市场的把控。动力方面,领克带来了三种动力方案,分别是1.5T发动机+双电机、2.0T发动机+双电机以及2.0T发动机+三电机系统。电池上搭载宁德时代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纯电续航最高268公里,综合续航1443公里。

底盘上900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配方,除了最低配,标配双腔空悬和智能魔毯悬架以及CDC系统,配合主动预瞄,提前感知路况精准控制。值得说道的是最顶配的探索版,也就是三电机版本所配备的矢量机动技术,通过后轮转向技术+后轴双P4电机的协同,使得车长5迷24的900拥有5米内的转弯半径,大幅度提升整车的灵活度。

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选择大六座SUV的原因莫过于一车多用,能够不受限制坐满每一个位置,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且舒适的姿态。但对于SUV特别是曾经主打大七座的车型来说,由于其车身结构限制,导致第三排空间受限,要兼容二三排的舒适性,多少会显得顾此失彼,六座能够稍微缓和腿部的压迫,但后排空间也得看第二排的“脸色”。所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出更多的拓展性和舒适性,除了要有大的车身尺寸,同时必然要在座椅等方面做做文章。



领克900车长5米24,轴距3米16,在大型SUV级别中算较大的体格。官方的信息中,900车内拥有6.16平米的内部空间。对于后排,领克为部分车型带来了第二排座椅550mm的滑轨和190mm的中央过道宽度,三排座椅拥有529mm座深和1.1的横向宽度,第三排也实现电动的前后和靠背调节。

大尺寸大空间之下,对于车内多功能拓展打造就显得格外有意思。在MIX上获得经验之后,领克900为第二排提供了两张180度电动旋转座椅。和MIX一样,两张座椅既可以和后排面对面,也可以90度旋转直面车外,组成休憩位置,方便儿童座椅的安装,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MPV福祉车方便残障人士上下车的功能。

900另一关于百变空间的卖点出现在车尾,采用了上下对开的天地门设计,这种可单独打开上半部分拿取物品、全开后就是一个置物平台的设计在SUV中并不多见。与其说这个设计能够带来户外露营、钓鱼等场景用途,我觉得这个设计最实在的就是在后备箱放东西,特别是搬重物的情况下,地门作为一个临时放置平台有效减轻用户的负担。

舒适性方面,领克900采用云感舒压座椅,选用婴儿级亲肤NAPPA真皮,六张座椅标配加热和按摩,第二排提供两个小桌板,全车提供11个充电接口,另外配备了6.9升的冷暖冰箱。对于车内氛围的打造领克还是用心的,搭载哈曼卡顿31扬performance音响系统,拥有2640瓦的峰值功率和7.1.4杜比全景声。

很显然,领克900的大空间和舒适性配置等方面的硬件带来的体验已经很全面了,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支撑以上体验的智能化。毕竟领克900车内前后装着两块30寸的6K屏幕,后排6寸控制屏以及95寸的AR-HUD,处理器所承担的算力可想而知,所以领克直接装备了两颗8295芯片,将运行内存和GPU算力分别干到了40G和6.2T,算力冗余的同时配合与魅族联合开发的智能座舱系统,满足所有乘员的娱乐和控车需求。



尽管智能辅助驾驶在近段时间备受争议,但至少也是智能化的一部分,领克900根据配置不同搭载 NVIDIA Orin-X芯片和NVIDIA Thor芯片,分别内置千里浩瀚H5和千里浩瀚H7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在内共29个传感硬件和38项辅助功能。二者的区别除了算力差异,H7版本实现满血版车位到车位功能和端到端大模型,但部分功能需要后续OTA。

显然,领克900在空间、技术、配置、动力等方面的创新和领先毋庸置疑。从综合表现来看堪称一台合格的全能产品,通过对家庭市场用车场景的洞察和高性价比策略,无论是补贴前30.99万元还是补贴后28.99万元的起售价,900恰到好处且强有竞争力的切入了40万以内的大尺寸混动/增程SUV市场。除了相对更低的价格,天地门以及可旋转第二排座椅等创新配置以及更大的尺寸使得这台车都更具诱惑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