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当初知道这套香港房子没有楼契正本,我绝对不会买的!”李小姐气愤地说。
从满心欢喜到惊觉踩雷,港漂李小姐的购房经历,简直可以拍一部反转的职场+买房现实剧。
来源:TVB
这年头,谁还没做过港漂的买房梦?
但万万没想到,李小姐的港漂置业梦,竟然变成了一场噩梦——花了383万港币买了一套“无契楼”!
啥是“无契楼”?很多人可能听都没听过,咱们慢慢说。
来源:TVB
心动置业,港漂女孩的第一套房
李小姐,来自内地,来港工作一年多,一直在沙田租房,算是典型的港漂生活。
时间久了,租房也不是长久之计。想着反正要在香港稳定下来,不如咬咬牙置套房子,算是给自己一个家。
今年1月,经朋友介绍,李小姐认识了一位沙田的地产中介。
这位中介非常热情,转介给美孚中介,推荐了美孚新邨的一套单位,面积446呎,虽然是低层,但交通便利,生活配套齐全。
来源:TVB
中介一顿夸:“同样价钱在沙田只能买300多呎,这里性价比高多了!”
再加上一句“业主刚花了30多万港币重新装修,省下不少装修费用!”
李小姐听得心动,毕竟作为内地人对香港楼市也不算熟悉。她看完房子后心里已经有点打定主意。
可惜,业主开价410万,超过了李小姐的预算。结果第二天,中介再度出击,劝她“先付支票锁定房源,价钱还可以谈”。
想着机会难得,李小姐当场交了15万“细订”(订金),顺利签下临时买卖合约。
来源:TVB
几天后,业主爽快降价,双方最终以383万港币成交。李小姐缴了30万“大订”,感觉这一切顺风顺水,属于她的港漂人生正式翻开新的一页。
就在李小姐以为尘埃落定、安心等着交楼的时候,律师的一封通知信打破了她的平静。
律师告知,这套美孚新邨的房子是“无契楼”。
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楼契正本,只有一份“影印契”(副本)。
来源:TVB
李小姐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在内地买房也没听说过什么楼契正本不正本,心想只要副本完整不就行了?
可万万没想到,几周后李小姐偶然看到TVB《东张西望》的一期节目,才发现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节目里提到:没有楼契正本的房子,可能导致银行拒批按揭,转售时楼价还要折让20%-30%!
当时,李小姐整个人都愣住了,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伏”(踩雷)了!
来源:TVB
“无契楼”到底有多坑?
三个雷区你避得开吗?
雷区1:按揭困难
香港的银行一旦发现房子没有楼契正本,按揭审批会格外严格,甚至直接拒批。
因为楼契正本是确认产权的最重要凭证之一,没了这个,银行怕什么?怕你业权不清楚,怕日后麻烦。
来源:TVB
李小姐一想到,如果银行拒批按揭,自己根本凑不齐全款,那30多万订金可就直接打水漂了。
雷区2:转售打折
就算李小姐硬着头皮买下了,后面想转手可没那么简单。业内人士指出,“无契楼”转售时,买家会因为风险大,楼价一般会折让20%-30%。
也就是说,李小姐383万买入的房子,卖出去可能只值270-300万,直接蒸发上百万港币!
雷区3:业权争议
最糟心的是,楼契正本一旦丢失,可能会引发业权争议。银行不批,买家不敢接盘,关键时候还可能扯上官司,想卖都卖不掉,房子成了“烫手山芋”。
来源:TVB
节目组尝试联系涉事的地产中介,沙田的中介说:“我不知道房子没有楼契正本!”
意思是?自己也被瞒了?
美孚的中介更是直接失联,节目组多次上门拜访都没人回应,仿佛蒸发了一样。
李小姐感到自己像是被架在半空,花了钱、签了合同,想踢契(解约)也不容易。
根据律师解释,香港楼市买卖讲究“买者自慎”,买家有义务主动了解房产情况。如果事前没问清楚,责任更多在自己这边。
来源:TVB
不过,如果能证明中介明知道是“无契楼”还隐瞒不说,那中介也要承担责任。但这就涉及举证、扯皮,谁也说不清要耗多久。
李小姐的经历让不少港漂心有戚戚。一个本来充满期待的置业梦,最后变成了噩梦。
其实,“无契楼”并不少见,特别是一些老屋苑、遗产房产,楼契正本可能早就遗失了。
像这次,李小姐买的房子,原来就是业主的遗产之一,手续复杂,问题多多,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种“拎包入住”的理想房源。
来源:TVB
律师提醒,香港买楼一定要提前查清楚,土地查册、楼契正本、副本、按揭批核……一环都不能省。
更重要的是,不要盲目信任地产中介,特别是初次置业的港漂,经验不足,吃亏的总是自己。
李小姐的经历一曝光,立马在网上炸开了锅,网友直呼:“港漂买房,真是步步惊心!”
有人说,买房前契、地段、邻居样样都得查清楚,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中招;
来源:点新闻
也有人吐槽,香港楼市水深,中介也不一定靠谱,稍不留神就掉坑里。
那问题来了:李小姐这次的“无契楼”风波,大家觉得谁该负责?
是李小姐自己没经验、没问清楚?还是中介明知有问题却不提醒?又或者,卖方应该主动告知?
你怎么看?评论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