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政策支持清单,推动中医药全链条发展;启动中医药出海项目,助力企业拓展新市场;搭建精准对接平台,促成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精准对接……4月29日,2025年成都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大会在天府中药城正式举行,成都市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清单(2.0版)发布,港澳台-成都推进中医药出海项目也在现场宣布正式启动。



覆盖全链条所有环节

中医药产业政策支持清单2.0发布

记者了解到,当前成都市共有中医类医疗机构3394家,规上企业增至126家,建成全国最大的道地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中西部最大的医药集散贸易中心,全产业链规模突破300亿元。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会上,成都发布了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清单(2.0版)(以下简称清单)。

“最新发布的清单与之前相比覆盖面更广,更突出科技引领和市县两级共同发力。”据成都市卫健委中医产业处处长赵晓红介绍,2.0版覆盖中医药一、二、三产全链条所有环节,除了市卫健委、市中医管理局以外,还集合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等多部门力量,帮助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为了赋能中医药创新发展,市科技局还印发了《成都市重点研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成都市科学技术普及资助管理办法》《成都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资助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个文件,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此次大会,企业表达需求,展示自己,找到发展商机,也建立全成都、全行业、全产业链的视野。”成都市卫健委副主任黄友静表示,“我们也将协同市级各部门行政资源共同助力中医药产业,集成产业政策,形成清晰的产业推动力,与企业互动,收集诉求,找到正确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与港澳台建立长效联动机制

让“成都处方”变成“世界方案”

除发布清单外,此次会议还正式启动了澳台-成都推进中医药出海项目,标志着成都与港澳台地区正式建立“标准互认、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产业协同”的联动长效机制,在健全跨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加快中医药标准互认体系建设、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畅通中医药海外注册通道等方面达成共识。

随后,港澳台参会代表也就当前香港、澳门、台湾的中医药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川渝、港澳台地区中医药产业供需清单也在现场发布,梳理出65项供需清单内容,涵盖药材种植、技术研发、医疗合作等领域。

“希望借港澳之窗、台湾之桥,助力相关企业和机构推广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让中医药从中国的‘成都处方’变成‘世界方案’。”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还将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的科研新动能,让成都成为全球中医药人才向往之地、技术首发之区、产业领军之城。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图据 受访单位 编辑 曾雪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