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旨在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是我国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截至今年3月,广西住房公积金已覆盖459.83万人,累计缴存额达6738.76亿元。

为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今年4月1日起,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正式实施新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标准》,在住房公积金的覆盖、服务、保障等方面实现优化升级,进一步规范全区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等业务,为缴存人的安居保障注入强劲动力。

这项业务标准有哪些变化呢?将从哪些方面更好地惠及民生呢?对此,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作出解读。

视频摄制:记者郭亚琼 实习生何泽昊

01覆盖群体扩大

当前,各种新增劳动就业形态多元化发展,灵活就业成为城市吸纳就业的重要形式。长期以来,广西存在大量灵活就业人口,但其公积金覆盖率却较低。

“住房公积金制度必须跟上当前新型就业形态的步伐。”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住房公积金监管处处长陈勇前表示,过去,住房公积金制度主要以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主,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面临缴存难等问题。

近年来,为了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工作。去年,玉林、百色被列入全国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城市。

今年4月1日起,我区实施《住房公积金业务标准》,将“灵活就业人员”重新定义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意味着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缴存住房公积金,并允许其按月、按季、按年灵活缴存。

“这项新业务标准在制度普惠性和可持续性间找到平衡点。”广西住房公积金协会秘书长邓勇表示,新业务标准对灵活就业人员等因收入不稳定无法按月缴存公积金的群体是一大利好,使其既能积累住房资金,又能享受低息贷款,大大降低了公积金使用者的资金压力。

目前,全区累计约10.13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参与住房公积金缴存,累计缴存金额达28.03亿元;已为1.22万户灵活就业家庭发放贷款,贷款总额达 41.32亿元。


市民在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记者 郭亚琼 摄

该业务标准还规定,逐月领取退役金的退役军人,可将部队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到安置地或缴存地账户,实现转移接续前后的缴存时间合并计算,切实解决退役军人退役安置后的购房难题。此外,港澳台同胞、永久居留外籍人员、军队文职人员、社区工作者等群体也被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

“这种‘低门槛、广覆盖’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设计,进一步扩大了制度受益面,不仅为非标准就业群体提供更有力的住房保障,使得住房公积金成为‘公民权益’,也更提升了公积金资金池的稳定性。”邓勇评价道。

02办理服务提质

《住房公积金业务标准》要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为单位和缴存人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业务上网,而是通过数据共享重构服务逻辑。”陈勇前表示,当前我区正探索建立“区内账户合并”的新模式,旨在实现区内“一人一户”,减少因持有多个账户而产生的管理复杂性和可能出现的账户混乱等问题。

为了提升全区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和服务效能,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还联合公安、民政、税务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建立跨部门数据比对、信息共享等协调推进机制,有效简化业务办理操作流程。


桂林市民在桂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办理业务。桂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供图

“以贷款购房业务办理为例,优化后的业务办理环节由8个减少至3个,需贷款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也由19份减少至6份。”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住房公积金监管处一级主任科员谢诚介绍,审批工作也从“单一事项审批”转变为“一件事同步审批”,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3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为15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缩超57%。

此外,信息化、便捷化的办理服务还延伸至企业端。新设立企业可在登记注册时同步办理公积金缴存登记,注销时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数据共享办理销户。“过去需要跑多个部门来回办手续,现在可以‘一站式’办理公积金缴存登记或销户,省时又省力。”在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理业务的一企业负责人对此赞许有加。

据了解,以往,公积金提取主要依靠传统人工审核,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常常难以被及时发现,骗提骗贷、贷款逾期等问题时有发生。

“对此,新的业务标准要求全区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业务风险进行精准管控,使住房公积金管理从‘人工审核’转向‘智能风控’。”陈勇前介绍,全区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中心)将及时对存疑申请启动调查核实程序,有效遏制骗提骗贷等行为。同时,也将采用灵活多样的逾期贷款催收方式,确保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

03功能保障升级

“公积金制度不能局限于购房贷款,必须回应人民群众的全方位住房民生需求。”陈勇前阐释了广西制定《住房公积金业务标准》所遵循的理念。

该业务标准更倾向于强化民生保障。除了规范买房还贷、租房等传统提取范围,其中重要的调整就是进一步加大支持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可提取公积金的保障力度。

《住房公积金业务标准》规定,缴存者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提取公积金时,重大疾病应为列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的疾病种类,且将“医疗结算发票”的凭证要求放宽为“治疗结算票据”,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市民在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记者 郭亚琼 摄

此外,《住房公积金业务标准》还增加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取”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情形,缴存人家庭可申请提取个人公积金账户余额用于加梯支出。

“缴存人凭加装电梯的工程规划许可证、房屋权属证明或房屋产权所属单位对房产使用人等有关情况的说明等文件,就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了。”《住房公积金业务标准》编制组成员谢颖宁解释说,这项制度实施将直接减轻家庭加装电梯的经济压力。

从打破职业壁垒的覆盖群体扩大,到优化服务流程的信息技术应用,再到拓展保障维度的使用场景创新,新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标准》使住房公积金不再局限于单一、有限的住房保障功能,而是成为支持新业态、提升便利性、激活新消费的系统性制度安排。住房公积金制度正持续筑牢安居底线,凸显托底保障的民生温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