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少华
编辑 | 李昊飞
出品 | 华山论剑V(iauto-ilife)
当工信部整治智驾夸大宣传乱象,各品牌默默调整了上海车展的传播内容。
而主流合资车企则纷纷不约而同地抛出了本土化战略,以更融入中国的姿态,赢得更多关注。
但是,作为老牌合资车企的丰田,今年似乎有一点不同。丰田先是4月19日在江苏常熟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举办了2025丰田技术空间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丰田在电动、智能化、底盘操控等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储备,还“首发”了RCE中国首席工程师天团。
他们分别是:负责铂智3X的中国首席工程师柳文斌、负责bZ5的中国首席工程师王君华、负责铂智7的中国首席工程师叶志辉以及负责下一代卡罗拉(参数丨图片)的中国首席工程师 许天龙。
了解丰田的人,大概都知道CE制度,即首席工程师制度,过去丰田车型的CE无一例外都是由日本人担任,而RCE制度的R是Regional 本地化的R,这意味着,从铂智3X到后续推出了每一款bZ系列车型,甚至到下一代卡罗拉,都将由中国工程师来主导。
这份态度和魄力,不是一句简单的“在中国、为中国”可比拟的。
在4天后的上海车展媒体日,这四位丰田RCE再次作为主角亮相,作为丰田新体制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群,他们的正式登场,意味着丰田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商品研发走向了彻底的本地化,是丰田进一步落实“继承与进化”“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重大举措。
除了RCE体制外,丰田还建立了ONE R&D研发体制。“通过这一改变,丰田将联合研发机构母公司一汽、广汽、比亚迪等,充分发挥丰田研发的整体优势,以综合实力推动智电技术的研发升级。”李晖如是说。
这个曾经被认为是“保守、传统”的世界第一大车企,在看清方向、决定改变后,行动力是非常迅猛和高效的。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丰田中国的参展主题也从两年前的“继承与进化”,进一步升级为“立全球 更中国”。
李晖在上海车展上表示,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给了他一个建议:“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处于领先的位置,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那也一定能够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
在他看来,如果把铂智4X称之为丰田对纯电动车初步探索的1.0时代,那铂智3X、bZ5和铂智7等车型的诞生就标志着丰田进入了智电转型的2.0时代,未来,丰田把中国本地化研发和最先进技术反哺到全球,就是丰田所希望的bZ3.0时代。
这场始于中国的“变革风暴”,或将重新定义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1
从研发革命到技术破局,
丰田加速研发体系本地化进程
2023年8月,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IEM by TOYOTA)。
这绝非简单的名称更迭,而是一场研发体系的深度重构。今年,丰田更进一步,将分散在中国各地的一汽丰田研发中心、广汽丰田研发中心以及比亚迪丰田的研发资源全面整合,构建一体化研发体系,并将研发的决策权从日本本土移转至中国本土。
这就是ONE R&D研发体制。
“新一代卡罗拉是提供给中国的汽车。那么就在中国,以最了解中国的本地员工为中心,开展本地研发吧。”丰田章男的这句话,成为这场变革的最佳注脚。
据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小西良树介绍,RCE要对未来产品的开发负最大的责任,同时现款正在销售的车型也将由他们为客户进行更多的现地化开发。这就要求其日常工作不仅要在研发中心做科研性的工作,还要前往经销店跟现场的销售积极沟通,了解客户们最新的喜好和想法。
这也是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为中国市场做出的最大的改变——强化研发的本地化,让开发出来的产品更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
以铂智7为例,这是一款由广汽集团、广汽丰田、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共同研发的纯电车,它拥有带激光雷达的融合感知路线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也是丰田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产品,但同时,它还传承了丰田“高品质、安全安心”的核心理念,可以说是“立全球 更中国”的最好写照。
事实上,在丰田公司一直执行“CE(首席工程师)制”。CE是车辆研发的总责任人,从商品企划到生产、销售等一切的内容,拥有全部的责任和权限。
此制度的第一人,是由丰田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任命的第一位CE中村健也。
正是中村CE,在1955年研发出了搭载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第一代皇冠。1964年,皇冠成为引进中国市场的首款丰田车型,开启了丰田在中国60年的发展之路,并赢得了超过2000万中国消费者的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丰田所秉持的“制造更好的汽车”的理念,被一直延续至今。
正如李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RCE们成长于丰田,他们对丰田的理念、精髓和DNA(安全安心、品质可靠)的理解,是别人没法替代的。通过他们将传统的基因和先进的技术、科技相结合,创造出丰田全新的BEV车型,进而反哺全球,为全球丰田、雷克萨斯的电动化转型提供帮助,这是我们期待的纯电动车3.0时代。”
李晖表示,丰田愿意学习、愿意拥抱一切新的东西,但学习别人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要成为更好的丰田、做更好的丰田车。这也就是“立全球 更中国”的完整含义。
2
从产业链重构到雷克萨斯国产,
丰田的“中国答案”愈发清晰
事实上,除了ONE R&D研发体制和RCE外,在今年年初,丰田中国再次迎来了历史性的人事调整——董长征出任副董事长,李晖担任总经理,这两个核心管理岗位首次由中国籍高管担任,既标志着丰田本地化进入深水区,更折射出丰田组织文化的深层变革。
从2000年加入广汽集团,到2009年出任广汽丰田销售部副部长,2013年起担任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2019年起任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再到掌舵丰田中国,李晖在丰田体系已经待了超过15年的时间。
而在这15年的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沧海桑田,如今,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60%骤降至2025年的24.7%,新能源渗透率一度超过60%,变,已经成为所有跨国车企都必须面临的一大课题。
李晖表示,接任丰田中国总经理,对他本人而言是使命和职责兼顾,建立在以往经验的积累上,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知道什么要坚持,什么要改变,但在这个过程中,初心未变,就是做出更好的丰田和更好的雷克萨斯。
而就在车展前一天的4月22日,丰田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协议:丰田将在金山区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首期规划年产10万辆高端纯电动汽车,计划2027年投产。值得注意的是,新工厂定位为“研发和生产基地”,或意味着丰田有可能把三电系统、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放在中国。
据透露,佐藤社长曾表示,在雷克萨斯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按照规划,雷克萨斯将于2035年全面实现纯电转型。
这也是丰田汽车本地化进程中,一个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雷克萨斯国产车型是先进的纯电动车,会颠覆大家以往认知。以上海为基地,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导入方面做更多满足客户需求的规划。”李晖透露,负责全球BEV事业的加藤先生将担任上海工厂总经理,中国工厂将引领全球。
至此,丰田的“中国答案”已经愈发清晰。
结语
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更是在14年前就提出:“希望有一天,能够驾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
如今,这个梦想已然照进了现实。随着bZ5、铂智7等车型陆续揭开面纱,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新车的新生,更是一个老牌车企焕新的“青春密码”。
它的背后,折射出一家跨国巨头的进化哲学——以“量产幸福”为内核,完成从管理架构到研发体系的彻底本地化重构,是让中国需求定义全球标准,并成为决胜未来新的增长点和牵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