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报道,有记者提问,美国和菲律宾将开始一年一度的旗舰军事演习。此次军演正值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存在主权争议之际。指挥演习的一名菲律宾将军称,菲律宾把这次演习当做防御的预演,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对此,发言人表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霸权的冲击,本地区国家迫切希望加强团结协作,共护地区稳定,携手应对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菲律宾伙同域外国家大搞军事演习,引入和部署战略战术武器,破坏地区战略稳定。
美菲“肩并肩”联演始于1982年,每年举行一次,1995年至1998年间一度中断,1999年恢复后延续至今。“肩并肩-25”是该系列联演的第40场。演习主题和课目随美菲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2015年前以应对菲境内恐怖威胁和自然灾害为主,近年来逐步向应对外部威胁和高端战争转变。在美菲每年举行的多场联合军演中,“肩并肩”联演规模最大、要素最全、综合性最强,是观察美菲军事关系的风向标。据报道,“肩并肩-25”联演的参演兵力约1.4万人,包括9000余名美军士兵和约5000名菲军、澳军和日本自卫队人员,演习从4月底持续到5月初。
NMESIS陆基反舰导弹系统(资料图)
美菲两国借演习之名,进行导弹武装的长期实战部署,菲律宾武装部队已经表态,即使演习结束后,也不会撤走这些反舰导弹。美菲两军认为,机动式反舰导弹对解放军海军的威胁最大,完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几个反舰导弹发射连就可以限制解放军海军的活动范围,完全封锁巴士海峡,在战时给解放军造成巨大损失。岸舰导弹的射程普遍在数百公里,一般部署在机动发射车上,给予了岸舰导弹较强的生存性能和机动性能。
令人瞩目的是,面对美军的威慑性布局,解放军航母战斗群以主动前出的态势实施抵近巡航。这种极具战略主动性的行动,不仅通过实战化部署验证了反区域介入作战体系的有效性,更以穿透性巡航直接解构了美方精心构建的“岛链封锁”概念。而从菲律宾官方的表态中,可以窥见其矛盾心态。尽管军方和官媒主动披露了航母编队“抵近航行”的态势,但在外交措辞中反复使用“无害通过”“快速驶离”“未予置评”等中性表述,其背后折射出“战略受制却无力提出实质性异议”的窘迫境地。
南海(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菲军演规模空前,中越巡逻同步展开。中方出动了“海警永兴舰”和“海警西沙舰”,与越方舰艇共同执行巡航任务。这已经不是中越第一次开展类似行动,近年来,双方在北部湾联合巡逻已逐步形成常态化机制。表面看,中越此次巡逻规模远不及美菲军演。但如果放大时间轴来看,常态化的巡航意味着稳定的节奏和长期的区域影响力。而从战略层面而言,越南在南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其与中国的海上协作关系越稳定,外部力量的战略介入空间也就越小。
中国不光硬气,还讲究和气。跟越南合作巡逻,就是为了让南海稳下来。中越在渔业、能源上也有不少合作。比如北部湾的共同渔区,渔民捕鱼有规矩,资源不浪费,大家都有赚头。能源方面,两国还在聊怎么一起开发南海的油气,争取双赢。这种做法,就像邻居之间商量着把院子里的果树种好,果子熟了大家分,日子越过越好。美菲军演看着声势大,其实底气不足。美国想靠军演拉盟友,压中国,可周边国家不傻,谁也不想被拖进乱局。菲律宾跟着美国跑,短期可能捞点小利,长远看却是在给自己挖坑。
南海(资料图)
当前南海局势呈现“军事威慑与区域合作”双线角力,美国虽纠集多国刷存在感,但中国依托火箭军反舰体系与区域经济纽带,已构建起不对称战略优势。随着越南、印尼等国的务实选择,美国“拉帮结派”策略逐渐失效,未来南海或将成为“体系对抗”与“区域共识”的试验场,而中国“以合作促稳定,以实力保主权”的策略,正为破解地缘困局提供新范式。维护亚太和平稳定,需要区域内国家保持战略清醒,警惕军事同盟的对抗性升级,共同构建基于平等对话的安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