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顺学院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会上学校领导从12个方面对学校2025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提到了更名“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和202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目标。这就意味着继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之后,又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提出更名为省级名称的目标。
其实,安顺学院更名的消息由来已久。早在2023年召开的贵州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安顺学院就提出更名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并提出要在保持综合性不变、师范底色不变、服务地方不变的基础上,突出文化旅游特色,避免同质发展。在文旅方面下大功夫,立足“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为建设文旅大省、强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4年,同样在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提出了以“更名转型”为主题,以全面构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特色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为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支持安顺学院更名建设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学校的更名已经获得了省里的认可,那么大概率更名是可以完成的。
安顺学院最早发端于1938年成立的黔江师范学校,历经黔江师范学校、黔江中学、省立安顺师范学校、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6年升格为本科安顺学院。学校占地面积1100多亩,建筑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下设28个教学教辅单位,开设47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约800人,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
学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增列为贵州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被遴选为贵州省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2024年从市属划归省属管理。
学校特殊教育、旅游管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学科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
不久前,邵阳学院计划同层次更名为湖南理工科技学院,怀化学院计划同层次更名为湖南民族学院,已经获得教育厅公示,向教育部申报。而也在不久前,教育部已经正式批复,同意常熟理工学院同层次更名为苏州工学院。去年,教育部同意滨州学院同层次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
为什么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如此热衷于同层次更名,其实简单来说,对于这些地方高校来说,从地市甚至县级城市名称更名为省级或者市级城市命名,是无法按捺发展冲动,希望短期之内破解高校发展难题,最直接最功利最显而易见的方式。可以说,方式简单粗暴,收效短平快。
这么多学校宁愿费心费力、费时费钱,也无法遏制更名的冲动?一定是看到了一些高校同层次更名后得到了相应的收益?这些举动时候都是为了争得学校的发展红利,似乎都无可厚非。
但是,真的一定需要通过更名才能实现吗?这背后的逻辑就必然正确吗?因高校更名而产生的矛盾纷争,毕业生归属感的丧失,高校名称隐形资产的流失又该谁来负责?
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遏制学校的这种更名冲动,踩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