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9日讯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潍坊市迎来了一场以“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工伤预防培训活动。值此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之际,潍坊市社保中心联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走进昌邑石化、潍坊邮政系统,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工伤预防专题培训,共计140名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参与。本次培训将工伤预防、职业病防治与心理健康干预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与职业健康的深度融合,为劳动者筑起职业健康的“心理屏障”。

破冰:从“心”出发,认识职业健康新维度

“职业病防治不仅是防尘防毒,更要守护心理健康。”在昌邑石化培训现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培训专家王教授的开场白引发深思。培训首日,通过“心理画像”互动游戏,职工们用关键词描绘自己的工作状态——“高压”“焦虑”“失眠”等词汇高频出现,揭示了现代职场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活动特别设置“法律与心理”双课堂,教授结合《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的条款,解读企业法律责任。当职工们得知长期心理压力可依法认定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潍坊邮政系统职工代表李女士感慨:“原来法律不仅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守护我们的心灵。”

赋能:科学方法,构建心理防护网

培训采用“三维干预法”:通过心理测评建立职工健康档案,运用“压力预警信号灯”识别情绪危机,借助“情绪急救箱”掌握快速减压技巧。在昌邑石化车间场景模拟中,专家团队现场演示“正念呼吸法”和“5分钟情绪冷却术”,帮助职工在高压环境中快速平复心情。

针对邮政系统高强度作业特点,运用解压效应相关理论,通过咬筷子、倾诉、观看绿色植物等方式提升快速解压能力。00后分拣员小王分享:“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有些负面情绪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就报复性的熬夜和暴饮暴食来缓解,反而陷入了恶性循环,今天这堂课老师教了好多实用的快速解压的小技巧,明天下班我就准备用起来。”

共鸣:法律温度,护航职业尊严

“《职业病防治法》新增‘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将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保障范围。”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在政策解读环节强调。当大屏幕展示某物流公司因忽视员工心理疏导导致工伤率上升6.5%的真实案例时,企业负责人纷纷提笔记录。昌邑石化和潍坊邮政系统相关企业均表示下一步会把心理健康指标纳入安全考核体系,定期开展心理风险评估。

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深入实施,职业心理健康已成为衡量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劳动者不仅是创造财富的双手,更是值得被温柔以待的个体。这场始于四月的心灵守护行动,不仅在劳动者心田播撒下健康的种子,更让《职业病防治法》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化作守护职业尊严的温暖阳光。下一步,潍坊市社保中心将加大工伤预防宣传力度,广泛普及《职业病防治法》,引导更多企业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让“心理安全”成为职场新常态,为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作业安全保驾护航。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通讯员 任军 辛颖 潍坊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