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丁纪
撑起遮阳伞,泡杯雨前茶,眼前是水天一色,耳边是浪声涛涛。不需要到海边,在安徽合肥巢湖岸边,就能度过这样一个惬意的下午。近年来,巢湖沿湖北岸的王咀出现越来越多的茶社,为游客游玩之余提供了一片落脚地,被游客戏称“合肥小洱海”。
巢湖岸边茶社。吴芳摄
然而,最近在社交媒体风靡的,不只有巢湖的风景和岸上的茶社,还有冰柜里的文创雪糕。蓝白相间的芝士海盐口味雪糕,刻画着姥山岛上的知名景点,兼具“颜值”和“风味”,引来不少游客购买打卡。
“去年夏天,我们尝试着制作了1万支雪糕,没想到不到三个月就全部售罄,今年怎么说都得多做一点。”巢湖岸边的龙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梅爱军说。
人民网安徽频道了解到,文创雪糕的产品创意是由姥山岛渡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吴信文提出,并找到作为企业对口帮扶村的龙周村共同开发。在合作中,龙周村与渡运公司在雪糕设计和包装外观方面积极探讨,共同选择了文峰塔、游船、姥山岛地图等具有姥山岛景区地方特色的图案设计。
“去年的文创雪糕全都是单色产品,不少游客来晚了都买不到。今年我们设计出了芝士海盐、草莓芒果、巧克力三种时兴的双色口味,希望能弥补去年游客错过的遗憾。”吴信文说。
草莓芒果口味“鱼跃龙门”文创雪糕。人民网 丁纪摄
今年以来,随着“合肥小洱海”的兴起,梅爱军和巢湖沿岸的村书记们一起,把文创雪糕也从姥山岛铺设到茶社之中,让游客不用上岛也能吃上雪糕。
“去年定制的文创雪糕,增加村集体收入17.18万元,净收益2.8万元。今年,我们第一批拟推出30000支雪糕,有望增收40-60万元,净收益12-18万元。” 梅爱军说。
小小一支雪糕,不但拉动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为村企合作打开了新思路。与以往村企合作企业购买或帮忙推销村里农副产品有所不同,姥山岛渡运公司与龙周村共创文创雪糕,实现了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为村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不只有文创雪糕,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文创冰箱贴,建立茶社展销平台,售卖巢湖特色农产品,让更多来巢湖旅游的客人,将巢湖的美景、美食带回家。”梅爱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