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陆军花费了大量资金所打造出来的M-10“布克”战车,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就是“一坨差劲到无可救药的那啥”。明明各子系统和零部件的性能和标准都不错,但结合到一起后却是个整体性能尤为失败的产物。只能说,在研发履带式地面作战载具方面,美国陆军恐怕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强大的“总体集成设计能力”。这才把M-10搞成了个“像轻坦却又不太能达到轻坦的战斗力,说它是火力支援战车,却又比主战坦克还贵”的“四不像”。


美媒相关报道的页面机翻

有意思的是,M-10的出现,还带出了另一个此前曾被很多人忽视的事情,那就是美国的基建现状。据美国防务类媒体“防务一号”报道,M-10“布克”的战斗全重超出原先的设计标准,达到了42吨。这使得其无法满足美国陆军此前提出的“可由C-130战术运输机空运”,以及“1架C-17战略运输机可空运2辆M-10”的要求。不仅如此,当下正在肯塔基州坎贝尔堡军营内接受测试的M-10,甚至会把营区中的桥梁压断。据悉,该营区中共有11座桥梁,M-10的重量超过了其中8座桥梁的重量承受极限,很可能会因该车的通行而垮塌


M-10“布克”战车

40吨左右的重量都不一定能承受得住,为啥美国国内的桥梁都这么“弱”呢?好吧,这就涉及到一个许多人有所不知的事情了,即身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利坚,其实已饱受国内基建条件老旧、尤其是桥梁设施极度老化的困扰


去年垮塌的巴尔的摩大桥

对于去年发生的那起“美国巴尔的摩大桥因遭货船碰撞而垮塌”事件,想必各位都还印象深刻。此事一出,引发了大量美国人对该国桥梁基建状况的关注。而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发布的评估报告来看,全美50个州中,共有约25%的桥梁修建于1960年之前。当下仍在使用的桥梁中,甚至有修建于1920年代的,距今已有100年之久。美国综合类科技期刊《PLOS ONE》经过研究后表示,如果不对现有的各类钢架桥进行及时的维护和加固,待到2050年时,美国约四分之一的钢架桥都会自行坍塌。


一座跨塌的美国铁路桥

那么,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国内大量桥梁的状态不佳这一问题的呢?公允地说,白宫方面还真不是无动于衷。事实上,近30年来的历届美国总统,都会出台和签署诸如“基础设施法案”之类的文件,为加固和修理桥梁,以及建造新桥等基建工作拨款。就以美国前总统拜登为例,其在2021年签署相关法案,为修复和建设各州的道路、桥梁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批准了高达1100亿美元的资金。然而,为什么美国国内的这些大桥依然“老旧且脆弱不堪”呢?


美国修桥和建桥的效率都很低

答案其实很简单,每一任美国总统签署的此类法案中,均会出现一条重要的限制条款,那就是“所雇佣的工人必须是美国公民,基建工作所需的材料必须来自美国”。我们知道,和有着“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相比,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各类产自本土的原材料、半成品的价格都要高得多,这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国修缮和新建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率。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老桥的维护修缮速度,赶不上老化和损坏的速度;新桥的建造速度,赶不上老桥的报废速度”


港珠澳大桥

而在“基建狂魔”中国这里,若聊起“造桥”,那中国人可就“不困”了。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球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全球最大跨度的双层悬索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全球最大的路岛联络工程——舟山跨海大桥……这一个个于近年来接连创下“世界第一纪录”的基建成果,想必已经无需多言。


国内曾以坦克来验证桥梁质量

要知道,桥梁、尤其是足以通行重型车辆的桥梁,本身就是一种有着鲜明的军用属性的国家战略资源。此类桥梁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部队的快速运动、特别是吨位较大的技术类重装备的部署能力就越强。在这方面,中国显然已经走在了美国的前面、甚至是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面。一个40吨出头的玩意,就能让不少美国桥梁“不堪重负”。若是换成中国,这些怕是压根就不叫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