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摄影报道

今年4月上旬,有成都市民在天府新区、东部新区的樱桃基地买到了成都本地的樱桃,不禁发出疑问,“成都本地樱桃一般都是4月中下旬才上市吗,怎么会这么早就有了?”

原来这个新变化的背后,并不是网民猜测的与天气有关,而是“种子”。这批入口甜润的本地樱桃,是成都种业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选育出的樱桃新品种,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快!它比普通樱桃品种早熟,能提早10天左右抢先上市。

近期,该品种和另外两个新品种均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这是国内首次以原产我国的特色樱桃为材料杂交育种选育的樱桃新品种。除了早熟,新品种比普通品种果实更大、更甜。

这些成就的背后,活跃着一个“猎樱人”团队。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小蓉及团队在全国各地到处跑,对我国樱桃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整理、鉴定和主要经济性状比较评价,足迹遍布12个省、80个县(市)、110个乡镇。历经近20年,最终成功杂交选育出樱桃新品种。


新品种樱桃


新品种成熟更早抢上市

果实口感更甜更大


4月28日上午,在四川天府新区小堰村樱桃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示范基地,王小蓉戴着草帽穿梭在樱桃树间,她每走到一棵樱桃树前,就凑近查看樱桃的生长情况,接着拿起手机拍下照片记录后,再摇一摇樱桃树,摘一颗樱桃尝一尝味道,最后将数据记录在本子上,随后走向下一棵树重复这个操作。


新品种樱桃

“几千棵樱桃树每天都会拍照片做记录,至少有几个T的照片资料。”王小蓉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手机相册,里面几乎全是樱桃的照片。她说,每天像“照顾孩子”一样,查看樱桃生长情况、记录成熟时间,如果落果严重或者果实不好吃,就会被淘汰。“每棵树的樱桃都会尝,酸的、苦的、甜的,回家后从来不吃樱桃。”

“这个外观呈紫色的,就是此次认定的新品种之一——蜀紫美。”王小蓉摘下一串樱桃介绍,它的各项数据全面“碾压”普通樱桃品种,一般本地土樱桃果实每颗只有2-3克重,甜度12%左右,而且皮薄不耐运输,成熟后2天内就要及时卖掉,不然就会坏掉。新品种果实重5克以上,在成都平原甜度可达18%左右,成熟后可在树上挂10天左右,大大延长了樱桃的上市时间,而且皮更硬,更方便运输储存。


新品种樱桃


走遍全国筛选樱桃品种

从上千个品种中成功选育杂交新品种


从2004年开始调查全国樱桃品种资源,王小蓉及团队走访了国内每一个樱桃产地,足迹遍布12个省、80个县(市)、110个乡镇,有些主要产地不只去过一次,在樱桃开花、结果等不同时间都会去考察,最终收集、整理、建立和完善约3000份樱桃资源田间种质圃和DNA种质(基因)库信息。

“当年一腔热血,怀着梦想,团队的每个人不怕苦也不怕累。”王小蓉说,樱桃杂交后,最大的难关是下一代无法生育,这个技术瓶颈一直没有突破,所有国内樱桃品种都是原生种。因此,他们团队2009年正式开始做樱桃杂交的时候并不被看好,“前几年真的非常困难,不仅资金紧张,而且每年试验都失败,但团队都没有气馁,也没想过放弃,反而越挫越勇。”

2013年,王小蓉和团队成功攻克了技术瓶颈,人工培育了2000余份杂交樱桃种质,并选育出一系列表现为早熟、果大、味甜的新品种。“从未觉得会失败,一直相信会取得成功。”她说。


蜀早美 (左)、蜀紫美(中)、蜀贵美(右)


新品种已在成都多地试种

未来争取推向全国


今年1月,成都种业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选育出的“蜀早美”(川认果2025001)、“蜀紫美”(川认果2025002)、“蜀贵美”(川认果2025003)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

对于突破杂交技术,选育的新品种通过认定,王小蓉坦言,“并没觉得成功,只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她说,这一阶段性进展让学生或者相关育种人,看到了杂交樱桃这条路并不是走不通的,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


品种认定证书

成都种业集团项目管理与经营部侯亚丽介绍,目前正在成都东部新区高明镇、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小堰村都开展新品种试验种植,并辐射带动当地樱桃提质、升级。下一步,成都种业将携手四川农业大学和王小蓉教授团队继续探索“品种选育+技术集成+产业升级”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搭建“科企农”高效对接平台,通过体系化服务,全力开展新品种规模化推广,推动樱桃产业从传统种植向高效益、品牌化方向升级,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让“成都樱桃”走出西南,走向全国。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