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简介
油茶是山茶科一种重要的油料和经济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湖南、江西、云南和福建等14 个省份均有广泛的栽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油茶生病了怎么办?
当我们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油茶林中,欣赏着油茶树的蓬勃生机时,是否曾注意到那些悄然蔓延的病害阴影?油茶炭疽病和根腐病,作为油茶产业的主要威胁,正悄然侵蚀着这一重要经济植物的根基。它们不仅影响油茶的产量和质量,还对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识别这些病害?它们的发生规律是什么?又该如何科学防控?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伍建榕、陈健鑫、周嫒婷、马翔等共同编著的《油茶病害与防控机制研究》中找到答案。
图书简介
2025年3月,伍建榕、陈健鑫、周嫒婷、马翔等共同编著的《油茶病害与防控机制研究》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基于作者团队多年的油茶病害研究与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油茶炭疽病和根腐病的发生特点、流行规律及其防控策略。研究涵盖病害诊断、病原鉴定、生态调控、分子机制等方面,形成了跨学科的互补优势。作者不仅深入油茶林地开展了病害调查,还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油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为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书中详细介绍了油茶炭疽病和根腐病的病原菌特性、症状及发病条件,并探讨了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技术在病害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团队还通过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的互作模型,揭示了油茶炭疽菌的侵染机制和寄主的基础免疫响应,为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书中还分析了油茶物候期与养分动态的关系,为精准施肥和病害管理提供了指导。
出版价值
在中国,油茶作为重要的经济植物,种植面积和产能逐年扩大。但病害的频发与防控技术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油茶病害与防控机制研究》的出版,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它不仅为科研人员、高校学生和农林业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也为农户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实用的防控技术,助力油茶产业迈向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点击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