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提到,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版本科目录新收录了29种新专业,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共有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
对新增的新专业还不熟悉的家长和考生可以来复习一下!
留言也有不少家长询问,新增的专业到底是什么呢?未来能做什么呢?可不可以介绍一下,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部分新增专业及开设院校。
低空技术与工程
专业介绍:低空技术与工程属于交叉工程类,毕业授予工学学位。该专业是建立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高度交叉、深度融合、产学研结合的新兴学科体系。
以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航空器、低空运行与保障的关键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面向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网络、应急救援、低空空域、低空工业和低空国防应用等领域。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进入与低空经济管理相关的部门、地方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及低空政策研究机构,参与低空空域管理、政策研究与实施等工作;也有机会进入以航空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国船舶等为代表的军工领域国有企业及研究院所,参与低空飞行器的设计、研发与测试;还可在以大疆、亿航等为代表的民用无人机公司中,运用专业知识从事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和创新应用;或在以拓攻机器人、零重力等为代表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中工作,主要涉及低空飞行服务、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等业务。
开设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教育
专业介绍:人工智能教育属于教育学类,毕业授予教育学位。培养具备扎实的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应能够适应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需求, 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 具备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能力,能够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教育技术研究。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从事小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产品研发工程师与产品经理、教育软件工具开发、教育管理与研究人员等。
开设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属于交叉工程类,毕业授予工学学位。该专业聚焦于能源绿色开发与低碳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核算与资产管理等领域,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解决碳中和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大型能源企业从事碳储相关的设计、建设、运行与管理工作;在能源、矿业、电力、钢铁和环保类企业从事碳减排科研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碳减排、碳交易等碳资产管理工作;还能服务于政府部门进行相关政策制定、法规研究与项目管理等工作。
开设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属于交叉工程类,毕业授予工学学位。该专业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主要研究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封装、传感 技术与微机电系统及其相关的工程技术领域。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射频电路等设计工作;也可进入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负责芯片制造工艺的开发与优化;还能在封装测试企业,从事芯片封装与测试工作。此外,在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电子信息类企业等,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支持等工作。
开设院校:复旦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时空信息工程
专业介绍:时空信息工程属于测绘类,毕业授予工学学位。时空信息工程是研究时空信息感知、认知以及决策理论与技术和研发时空智能体装备的综合性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空天地网一体化感知、时空认知、时空数据决策等时空智能理论与技术以及时空智能体研发能力的复合交叉性工程技术人才。时空信息工程是数智时代空天、测绘、导航、数据科学、智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大地测量、GIS 应用开发、遥感技术应用等)、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时空大数据平台搭建、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管理等)以及国防与安全领域(军事测绘保障、边境管控)等工作。
开设高校:武汉大学
面对社会新需求的出现,不少高校都对大学设置专业进行了适时的调整。一大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专业出现,但是考生和家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再进行选择,还有对上面没有提到专业好奇的,欢迎来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