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角度来讲,任何专业,尤其是高难度专业,想要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谈何容易。就算是天才,那也是学识与经验双重作用的结果。就像最近“4+4”项目曝光出了那么多大少爷、大小姐,这让人感觉特别吃惊。其中有一个23岁就拿下博士学位的女孩子,真不知道她的聪明才智到底用在了哪儿。

据说她15岁时就去国外读书留学了,如今又通过种种方式转到国内的顶尖医学院,这样的情况确实很难让人信服。不过国内还是有非常多厉害的人才的,只是这些人才往往都很低调,比如最近武汉大学的一位教授。



这是真人才,29岁回国当正教授,成果被德国列入“永久技术遗产”

可能正是因为出现了很多走捷径的留学生,现在居然连学剪纸艺术专业的都能来协和读“4 + 4”项目,这听起来就跟笑话似的,如此荒诞不经的情况让大家本能地产生了一种反感的心态,觉得好像通过这种从国外读书再转回国内的途径进来的人都不怎么样。

但其实并非如此,不能因为这些个别例子就否定了一些真正优秀的人才。而我们真正应该宣传的人才,比如武汉大学最近新聘请的一位正教授赵莽。



这位赵教授真的很年轻,29岁就直接受聘,年薪60万,安家费给了200万。作为名校的武汉大学如此青睐年轻人才,肯定不只是因为他的履历出色,而是因为这个人各方面的实力都很值得信赖。

不然给他这么年轻就担任正教授的职位,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呀。其实他应该是在德国萨尔大学度过了本科阶段,主修计算机,辅修数学。这两门科目,一个是大热门学科,一个是基础学科,算是很多理科天才的入门之选。



我们可千万不能小看这样的留学经历。要知道,德国萨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可是顶尖的四个之一呢。再说了,我们常听说很多富二代会去英美澳等地留学,但极少有人从本科开始就挑战德国的高校,因为在德国取得的学历越高就越难。

他在博士阶段依旧在德国读书,即便像他这样的奇才,也花了8年时间才完成硕博连读。而如今他终于被挖回国内,就在大家发出质疑声音的时候,一看他的资料便知。

现在在德国大学的官网上还能看到他读博期间开发的算法模型,该模型至今仍被柏林的实验室当作核心系统使用,并且上面还特意标注这是一项永久性的技术遗产。



赵莽这样不走捷径的年轻人,才代表着未来

如今来看,回国的赵教授将会带领开展我国自主产权的应用密码学标准方案的制定与研究工作,有望一举打破国外的主导地位。可以看出,像他这样不走捷径且一直怀揣着爱国心的天才学子,才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以他直接被聘为正教授并非名不副实。

2023年他首次访问武汉大学的国家网络安全学院之后,就被学院的研究方向以及提供的一些奖励所吸引。



对于这种真正的科研人才,就应该给予诸多奖励才能将他们留住。除了年薪60万、安家费200万之外,其实还有30万元的雷军教育基金。未来这位年轻的教授还会拥有8个博士生的招生指标。

在他组建起自己的学术团队之后,还能吸纳国内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才。在这样一位来自顶尖高校的教授的悉心培养之下,他的学生自然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不会像所谓的“4 + 4”项目那样受人诟病。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