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巴这对冤家,又闹了起来。
起因是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造成至少26名游客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这是自2019年普尔瓦马事件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袭击。
据知情人回忆,当时,枪手在人群聚集处向游客近距离开枪,残忍至极。
随即,莫迪就坐不住了,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印度政府“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坚定不移,而且会更加坚定”。
晚些时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公开表示,“在任何情况下对平民的袭击都是不可接受的”。
此事件恶劣程度,可见一斑。
虽然这件事并没有确凿证据是巴基斯坦所为,但印度才管不了那么多,正好借此事大做文章。
随即也展开了一系列报复。
印度总理莫迪不光立刻召开紧急安全会议,增兵克什米尔地区,并且还截断了印度河,切断了下游国巴基斯坦的水资源。
这切断水源,就好比要了巴方的命。
简单为大家科普一下。
印度河水系横跨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因两国关系长期紧张,水资源分配成为棘手问题。
经过九年艰苦谈判,双方于1960年签订了《印度河河水条约》。
条约规划清晰:印度掌管东部三条河流,巴基斯坦管理西部三条,而印度必须确保西部河水顺利流入巴基斯坦。
这一安排使巴基斯坦获得了约八成的总水量,成为条约的主要受益国。
对拥有两亿多人口的巴基斯坦来说,这些水源无比珍贵。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有大量人口依靠农业维生,而印度河水系提供了全国七成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
可以说,印度河水系关乎巴基斯坦国计民生的根本。
若印度断绝水源,将对巴基斯坦农业生产、粮食供应和百姓生活造成毁灭性打击。
考虑到巴基斯坦本就面临严重水资源短缺,印度的"断水"行为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目前印军在克什米尔地区超50万军队部署,冲突似乎一触即发。
印度的军事行动对巴基斯坦方面造成的压力,其实算不上大。
虽然印度拥有"阵风"战机,巴基斯坦也购入了中国的歼-10CE;
印度有航母,巴基斯坦也配备了054A改型导弹护卫舰;
巴基斯坦的短程导弹速度极快,可能让印度航母沦为"大靶子"。
还是我们刚才说的,水资源才是巴方的命脉。
除了日常灌溉需求,印度河还是巴基斯坦能源的重要来源,全国近60%的电力来自印度河上的水电工程。
面对这一生存威胁,巴基斯坦态度明确:绝不能容忍这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一旦水资源受到侵害,将诉诸军事手段全力反击。
这是对印度的明确警告,不得关闭大坝。
另外,巴铁也找到我们寻求帮助。
先是巴财长向中国发出了一则请求:希望将本币互换额度增加100亿人民币。
为什么要这么做?
现在巴基斯坦正面临外汇储备短缺与外债压力,扩大人民币互换额度可迅速补充流动性,支持关键进口和债务偿还,缓解美元短缺风险。
同时,印巴冲突加剧外溢风险,人民币互换资金可作为应急储备,助力应对潜在军事冲突和社会动荡,稳定经济。
巴财长话音刚落,中国外长王毅还接受巴外长达尔的通话。
这个也算得上是外交层面了。
这么做的原因又是?
首先,克什米尔地区与中国接壤,地理位置特殊。
如果该地区发生冲突,中国作为邻国有必要了解实际情况。
及时的信息共享可以帮助中方避免对事态做出误判,防止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其次,在当前国际支持格局下,巴基斯坦需要更多盟友。
美国和以色列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印度,而巴基斯坦这边,仅有中东几个石油生产国的支持显然力量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中国的支持成为巴基斯坦的必然选择。
特别是在目前中美关税争端中,虽然美国表面上占据优势,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中国抗衡美国的实力正在增强。
即使只是获得中国的口头声援,对巴基斯坦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外交资源。
第三个原因关乎两国的经济合作。中巴经济走廊是连接两国的重要项目,如果克什米尔地区局势恶化,这一重大合作项目很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保持地区稳定不仅关乎和平,也直接关系到两国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
为此,中方在通话中提到了支持巴方反恐行动等三个支持。
而中国的核心观点其实是两点,首先是中国是巴方的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方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然后是希望双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推动事态降温。
中国现在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印巴能够避免爆发大规模冲突,坐下来通过磋商解决问题,如果印度那边持续激化矛盾,甚至率先对巴基斯坦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国会支持巴基斯坦展开反制。
这也是一种劝和的态度。
中方的调和态度似乎起到了效果。
印度方面意识到,切断水源实际上是对巴基斯坦普通民众的一种集体惩罚行为,这种做法会在国际舆论场上招致严厉批评。
对于一直希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印度而言,这显然是不利的。
因此,印度稍微调整了立场,但从其行动中仍能清晰看出对巴基斯坦的敌意。
据巴方官员描述,印度突然在克什米尔地区开闸泄洪,导致巴基斯坦多个地区水位急剧上升,当地平民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风险。
在印度看来,这或许只是回应了巴方要求放水的请求,但实际上,这种极端的做法反而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关系。
毕竟,任何一个拥有主权的国家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被他国随意控制——说断就断,说开就开。
印度此次的行为很可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跨国河流本应是沿岸国家共同拥有的自然资源,上游国家不应利用地理优势对下游国家进行威胁或惩罚。
如果这种先例被允许存在,将会对全球河流共享体系造成严重冲击,最终导致国际水资源争端频发,影响地区稳定与和平。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