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张婷/文图
为强化校园法治教育,南阳市宛城区检察院近日联合南阳市第五小学,开展“法护成长 共筑平安校园”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普法宣讲、情景演练与座谈调研,检察官为师生送上法治“安全礼包”,共筑校园安全防线。
“体验式普法”点燃学法热情。“我不怕你!取外号是欺凌行为,我要告诉老师!”在校园欺凌情景剧现场,学生们化身“小演员”,生动演绎语言侮辱、肢体冲突等场景。检察官结合情景剧,以案释法:“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可能构成欺凌,情节严重的甚至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活动现场,检察官通过《反对校园暴力——守护阳光校园》法治课、播放法治视频、开展“三步脱险法”+模拟演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掌握“大声拒绝→快速撤离→寻求帮助”的自护技能。同学们兴奋地说:“原来法律不是书本上的字,是保护我们的‘盔甲’。”
“定制化调研”把脉校园安全。“校园哪个角落让你感到不安全?”“遇到欺凌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检察官发放了具有针对性的匿名调查问卷,评估校园安全、防治措施,对授课效果进行检验。
检察官还实地走访了校园监控室、心理咨询室,与各年级教师代表座谈安全管理难点,为构建校园保护网收集“一手资料”。“这种专业调研帮助我们找到了安全管理的盲区。”教师代表表示。
“长效化机制”护航青春成长。“我们不当残忍的施暴者!我们不当冷酷的观望者!我们不当沉默的被害者!”在铿锵有力的集体宣誓后,全体学生在《拒绝校园欺凌承诺书》上郑重签名,承诺从自身做起抵制暴力。活动现场同步发放《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指南》,手册涵盖欺凌识别、应对策略及法律条款图解,引导学生维护权益。
检察官同步启动三项长效举措:设立“法治副校长信箱”,常态化接收学生法律咨询与求助;发布《校园欺凌防治指南》,明确“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标准化流程;组建“检校家护苗联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高风险学生动态。
【编审:赵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