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省创新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以下简称“基层行”活动),在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年4月17日,2025年“基层行”活动正式启动,公众对新一年普法工作的开展模式充满期待。2024年,我省各单位“基层行”活动是如何开展的?2025年,我省相关单位将如何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河南法治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01
回顾2024:
中原大地掀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热潮
2024年,省法学会立足我省实际,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推进基层普法,“基层行”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我省全年共举办“基层行”活动5.23万场,普法受众1080万人次,中原大地掀起了一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
把牢政治方向 构建“大普法”格局
“基层行”活动开展过程中,省法学会坚持把政治要求贯穿始终,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党的领导,通过专题宣讲、专栏专版、灯箱展板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同时,省法学会积极拓展“党建+普法+网格”新路径,引导青年志愿者融入党建引领的网格化治理,深入街道、社区,围绕基层依法治理、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等主题开展精准普法,将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有效提升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壮大普法力量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各高新区、开发区等“新区”普法力量薄弱,是省法学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补足这一短板,省法学会精准发力、定向倾斜,先后建立185个“新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打造基层普法服务新阵地。此外,省法学会积极组织普法志愿者走进周边企业,举办“送法进企业”活动700余场,普法内容涵盖企业规章制度、劳动者权益保障、风险防范等热点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新区”发展注入法治活力。
近年来,以郑州UU跑腿为代表的、具有鲜明河南特色的平台经济企业迅速成长,快递员、跑腿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针对该群体遇到的法律问题,全省法学会系统在“基层行”活动中累计开展350余场具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组织法官、交警、律师等法律实务志愿者,为其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让普法对象感受到法律的关怀与保障,用法治为新业态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宣传方式 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普法宣传更加贴近群众,在“基层行”活动中,省法学会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文艺普法作品,让普法“走新”更“走心”;依托河南丰富的历史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参与制作《古今探法》系列节目42期,升级优化“河南传统法律文化电子地图”,让古老的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我省依托遍布全省的1.3万余个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点),打造“法治小院”课堂,推动“基层行”活动走深走实;通过“村(社区)点单、法学会统筹、服务站派送”的方式,发动站点工作人员、平安志愿者等组成普法志愿者群体,深入居民、农户家中开展活动2100余场,调解纠纷1000余起,解答法律咨询7000余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持。
此外,我省还积极拓展网络普法阵地,增加省委网信办为“基层行”活动组委会单位,印发《2024年网络普法行实施方案》,开展“e法豫同行 护航新征程”主题活动;强化省法学会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一刊一版一网一屏双微多端”融媒体平台,推送“基层行”活动相关信息900余条;深入推进“指尖普法”“短视频普法”等线上普法形式,相关内容网络浏览量达1560万次,在人员聚集场所设置普法二维码3000余处,让普法宣传触达每一名群众。
02
部署2025:
在基层普法实践中淬炼青春之光
4月17日,2025年“基层行”活动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来自省委网信办、共青团河南省委、省法学会、省教育厅、省司法厅,以及各市级法学会、省法学会所属部分研究会的代表以及青年普法志愿者齐聚一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共同商讨深化“基层行”活动、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为持续推进法治河南建设贡献法治智慧。
会议从坚定法治自信、服务中心大局、聚焦专项普法、提升活动实效等四个方面,对2025年“基层行”活动作出详细部署,要求各地各单位各研究会在服务“四高四争先”中,组织开展好今年的“基层行”活动,不断提升基层普法质效,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委网信办二级巡视员李丽号召广大青年志愿者,要当好法律法规解读员、网络文明引导员、基层治理协理员,用“网言网语”讲清“法言法语”,帮助群众提升网络法治素养,充分发挥创造力,用好短视频、直播、H5等新媒体手段,让法律知识活起来、潮起来,同时发挥好自身“法治瞭望哨”作用,在线上线下融合中增强普法实效,在依法治网、网络文明建设中展现青年普法志愿者的担当。
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秦倩指出,要让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坐标带领青少年校准奋进航向,利用“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网络阵地,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广泛组织动员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联合相关省直单位,面向青少年开展维护网络安全等专项行动,深化保障青少年权益岗建设,推动形成预防、遏制和惩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工作合力,为法治河南建设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水潮表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联动,积极参与“基层行”活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办学,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黄兴士表示,将扎实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宪法、民法典和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探索“法治+文旅”“法治+研学”等普法模式,同时将“基层行”活动与全省“豫见法治 共筑和谐”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深度融合,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基层行”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两名青年普法志愿者作了激情澎湃的发言。鹤壁市法学会法学咨询专家、青年普法志愿者高明,在该市“基层行”活动中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组建检察系统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深入村镇、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精准法治宣传,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和好评。“我将珍惜‘青年普法志愿者’这个称号,自觉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为‘基层行’活动贡献青春力量。”高明郑重承诺道。
“基层普法宣传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手段。”许昌市青年普法志愿者赵瑞深知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她说,今后,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高质量的宣讲为“基层行”活动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聚焦“四高四争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03
基层行活动掠影
01
三门峡 湖滨区
近日,三门峡市湖滨区法学会联合湖滨区司法局,组织普法志愿者前往辖区集市开展普法活动,通过面对面答疑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商户和群众身边,以精准普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胡长毅 摄
02
平顶山 鲁山县
近日,鲁山县青年普法志愿者走进鲁山八中,开展“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普法志愿者结合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为大家宣讲与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吴乐星 摄
03
郑州 二七区
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4月15日,郑州市二七区法学会联合该区金水源街道,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引导居民树牢“国家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尚亚帆 摄
文/荆锐
来源:河南法治报
(声明: “法治中原”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