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博兴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全年收案9582件,结案9505件,10项质效指标持续向好,各项工作均取得新发展、新进步。
扛牢职责使命,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锚定发展目标,深化“创新智治”。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审结商事案件3679件。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攀附、仿冒行为,依法认定王某、陈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注重保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在一起聋哑外卖骑手人身保险合同纠纷中,认定外卖平台自动扣费的意外险应予赔付,为“无声”发声,为安全保驾。擦亮“布谷新生”破产品牌,鼎华美电器公司35件执行案件实现“执转破”,“黄河智谷”项目落地开花。成立清廉民企建设教育基地,邀请40余名企业家到院座谈交流、答疑解惑。
打击刑事犯罪,守护“平安久治”。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判处刑事案件403件584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顾世豪等10人涉恶势力犯罪系列案件。坚决打击严重暴力、涉黄涉毒、盗窃诈骗等犯罪,审结各类案件97件。严惩腐败犯罪,审结滨州市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理事长任鹏受贿案等职务犯罪案件5件5人。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推动刑事涉案财物取证、举证、质证、认证紧密衔接、实质运行,工作创新受到北大、人大等高校知名学者教授高度评价。深入推进“微雨清荷”少审工作,审结涉未成年人案件25件。联合建立滨州黄河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以案释法、以法育人。
加强府院联动,推进“和谐法治”。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审结行政诉讼案件91件,审查行政非诉案件35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注重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促成和解撤诉19件。针对多起未予工伤认定的案件,依法查证、深入分析、联动引导,取得工伤认定部门自纠、劳动者撤诉的双赢效果。全面落实过罚相当原则,联动纠治和预防“小过重罚”。一起18万元的行政处罚案件,法院经审理认为,相较6万元违法所得,罚款数额过重,经沟通后被诉行政机关主动变更处罚决定,降低罚款数额。
常态执行攻坚,营造“诚信共治”。联动重拳打击拒执行为,编写《拒执罪办案手册》,移送拒执线索23件,警示提醒56人次,自诉立案9件,决定逮捕2人次,网上追逃1人次,执行到位620余万元,腾退房屋4套。2024年8月30日,在一起拒执罪自诉案件审理现场,被告人袁某泪洒法庭,真诚忏悔,一次性付款100余万元。扎实开展交叉执行工作,接收开发区法院移送案件52件,拘传12人、拘留6人,执行完毕率90%。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功能,优化网络查控、过程监控、异地协助,全年集中执行52次。创立全省首家“失信警示教育基地”,高标准建设执行事务中心,“两中心一基地”的执行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2024年12月25日,县法院在全市切实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站稳人民立场,守护美好幸福生活
加强民生福祉司法保障。坚持将案件判公,把人心判暖,妥善审结民生领域案件1618件。对爱琴海、泰丰苑物业服务、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坚持先判决示范、后引导调解,79件批量诉讼槌落止争,100余件潜在诉讼随判化解。健全治理欠薪立审执联动机制,为务工人员追索工资1000余万元,经验做法被省法院《今日信息》刊发推广。倡导以“仁孝”为核心的家事审判理念,审结婚姻家庭、抚养继承案件614件。精准实施司法救助,及时发放救助款53万元,雪中送炭、救急帮困。
构筑环境保护司法屏障。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65件,工作成果获省人大调研组充分肯定。选聘17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提供专业意见,监督生态修复,提升审判公信力。高举刑责利剑,严厉惩处非法捕猎环颈雉的行为,判后巡回普法,警醒村民莫因口腹之欲铤而走险。用好民事救济,针对一起污水处理不及时致鱼苗死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促成双方协调处理,责任部门主动赔付养殖场20余万元。
绘就多元解纷司法枫景。立足“千乘枫桥”品牌定位,护航“心安城市”建设,将多元解纷向诉前、执前、访前延伸。加强指导,诉前调解成功率同比上升15.48%。在办理昌永和甄宇两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县法院及时联动主管部门,协调解决争议款项190余万元。在处理24起因教培公司经营不善引发的系列诉讼过程中,积极引导各方摒弃对抗思维,一次性追回工资24万元、培训费3万元。
传递担当作为司法声音。以审执工作为素材,累计发布200余篇原创日志,30余篇文章被《人民法院报》《齐鲁晚报》等媒体刊发报道。联合人民日报党媒平台、新华云等持续开展“直播抓老赖”,360余万名网友热情助阵。开展向人民汇报活动,9名干警用鲜活事例抒发司法为民的责任与担当,40余名参会人大代表纷纷点赞。
聚焦管理赋能,推动审执质效提升
以“制度管理”强约束。围绕“党务综合、队伍建设、审执业务、政务事务、安全保卫”五大方面梳理分析、查缺补漏,制定完善各类制度、意见等共计42个。实施“提醒、催办、问责”三重督办,将制度刚性落实到人、到事、到案。开展“业绩、综合、共性、党建、调研”一体考核,深化结果运用,突出正向激励,形成良性循环。
以“行为管理”优质效。常态化组织会商会、议案会、分析会27次,精准补齐短板弱项,平均办案时间同比缩短10.53天。依托“合议庭合议、院庭长阅核、专法会咨询、审委会决议”层级把关机制,指导补强证据、完善程序,纠正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方面的错误,发改率0.7%,上诉率9.3%,审判质量持续趋优。
以“文化管理”增内力。精心设计建设浮雕墙、党建走廊、审判历史陈列馆等,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构建“法院+高校”联合培养机制,专家学者靠上指导,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2篇论文荣获国家级优秀奖,8篇论文获市县级奖项,1篇司法建议荣获省级三等奖,1篇咨询入选全省法院法答网优秀咨询,4篇案例荣获市级以上奖项。
以“创新管理”拓外延。开展全市首例部分上诉案件先予执行,引导保险公司付清无争议款项120余万元。全市首创判后释明室,开展交叉答疑、提级答疑316次。规范信访工作,做实有信必复、依法化解、闭环管理,全年信访批次同比下降45.68%,信访人次同比下降38.46%,在全市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质量分析研判会上作典型发言。依托归档环节抓案件“体检”,同步归档率达89.79%,居全市首位。
2025年,博兴法院将坚定信心决心,担当作为有为,以奋进姿态扛起使命,以实干状态担起责任,以司法之力解群众急难愁盼,以司法之能护群众安危冷暖,为奋力推进“强富优美”现代化博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