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美国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公布了最新的民调结果,结果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仅为39%,一举创下了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执政百日支持率的最低记录。
特朗普
然而,即便自己的关税政策已经遭到了全美上下的一致抵制,但特朗普依旧不愿轻易下调对华关税,还扬言:除非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才会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贝森特
对此,中方不仅公开作出了明确表态,还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令美国财长吃了个“闭门羹”。
媒体的相关报道
中国财长在会议期间,和英国、南非、韩国、德国、日本等诸多国家的财长都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但唯独没有和美财长贝森特进行沟通。
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面对特拉普的“让步”要求,中方又将作何回应呢?
据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与益普索集团联合民调显示,72%的美国人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可能导致短期衰退,53%的民众认为美国经济状况自其上任后恶化。
这一结果与美股、债市、汇市的“三杀”局面直接相关:道琼斯指数较特朗普上任时跌超3300点,美元指数下挫近9%,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4.49%。
然而,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言行矛盾更是令人瞠目。
4月25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宣称“除非中国让步,否则不取消关税”,但次日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又表示“谈判取得进展”。
此外,美国财长贝森特一边在G20会议上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一边指责中国经济模式“不可持续”,要求中方“先行调整关税壁垒”。
美国这种“嘴上谈合作,手下耍手段”的策略,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斥为“行不通的霸凌逻辑”。
面对美方挑衅,中方展现出“不愿打但不怕打”的姿态,毕竟中国可是全球首个反制“对等关税”的国家。
在G20会议上,中国财长蓝佛安明确表示“关税战没有赢家”,主张通过平等对话解决争议。
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东盟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推动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重启,在广交会上吸引阿根廷、巴西等新兴市场采购商。
反观肆意挥舞“关税大棒”的特朗普政府,在4月23日至24日的G20会议上,贝森特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
中国财长蓝佛安与英国、南非、德国等12国财长举行双边会见,讨论非洲发展和绿色转型,却唯独对贝森特避而不见。
这种“闭门羹”是对特朗普政府的直接打脸,此前白宫多次宣称“中国主动求和”,但中方用行动证明:谈判的前提是平等与尊重。
此次G20会议向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那就是各国不愿为美国的单边主义买单。
有相关经济专家认为,美国发动关税战的本质是“对霸权衰落的焦虑”。
2017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占其总逆差的47%,这无疑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
因此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遏制中国产业升级,但其自身制造业竞争力衰退才是根本问题:2025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8.4%,远低于中国的27%。
面对围堵中国打出“组合拳”:C909飞机开拓东南亚市场,广交会吸引全球采购商,与金砖国家深化合作。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5.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
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战正在将美国推向孤立,39%的支持率、中小企业的哀嚎、盟友的离心离德,都在警示:单边主义行不通。
而中国则是通过多边合作与产业升级,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当美国选择对抗时,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关键力量。
2025年的这场博弈,既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治理模式与战略定力的比拼。
中方的冷静反制,为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博弈提供了新范本:在捍卫核心利益的同时,以开放合作重塑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