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特朗普内外政策调整的剧烈影响不仅激化了国际形势的动荡,也可能给美国实力走势和全球治理态势带来长期冲击。

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迎来一百天,其内外政策调整的剧烈影响在美国国内和全球范围展现,不仅激化了国际形势的动荡,也可能给美国实力走势和全球治理态势带来长期冲击。

特朗普急欲“再造”美国,美国国家体系面临新的裂变。特朗普以“让美国再次伟大”“打造美国的黄金时代”为旗号,试图重新建构一套新的国家治理体系,如重组国务院、国际开发署、教育部等政府机构,压缩涉国家安全机构人员和财政支出等。此类举措呼应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保守色彩颇浓的“2025计划”的相关政策建言,表面是对民主党治国理政思路的大扭转,本质上更是对既有政治和经济利益格局的重新塑造。特朗普所谓“抽干华盛顿的沼泽”,实际上是谋求塑造为其自身服务的新兴利益集团。


▲4月19日,民众在华盛顿白宫门前参加抗议活动。

利益重组必然带来新的对立,特别是在当今美国国内政治极化、社会撕裂、阶层分化影响积聚的情况下,特朗普的“再造”之举势必激化本已高度发酵的诸多矛盾。特朗普迄今所采取的几乎所有政策,都已招致国内各类政治势力的抵制。“对等关税”引发罕见的股债汇“三杀”,促使11个州发起诉讼;“反觉醒”政策招致“50501运动”兴起,“50个州、50场抗议、1个运动”席卷全美多地,并呈现各类左翼组织大联合对抗特朗普之势。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倡导所谓“多元化”的国家而言,特朗普的施政正在“唤醒”立国以来被包装、被掩盖、被制度设计所隐藏的深层矛盾,“多元化”可能向“多元治理体系”的方向转变。

特朗普的施政也在引发美国同盟体系的重大裂变。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其对盟友价值的质疑便是施政的重要特征。第二任期开启后,特朗普对作为美国霸权重要支柱的同盟体系的看法似乎更具“逻辑”。其基本“逻辑”是从商人思维出发,以“获利多少”为判断依据,总体上将同盟体系看作美国的“负担”,诸如持续要求主要盟国提升军费支出、以政策让步换取美国的关税减免等。在特朗普的思维中,盟友是与他国并无本质差异的“交易的对象”,而非对美国维护霸权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资产”。


▲4月27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在一次竞选活动中表示,美国背弃了加拿大,加拿大与美国的传统关系已经不复存在。

对此,美国的盟国一面竭力适应特朗普的理念,一面也在未雨绸缪,避免为美所伤。面对特朗普政府高官有关美欧价值观差异的言论,欧洲国家在震惊之余纷纷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德国提出“再军事化”、法国强化“战略自主”、北欧国家重新考虑加入欧盟等,皆反映欧洲国家对跨大西洋联盟的不信任感陡升。作为紧邻美国的加拿大,特朗普的言行引发了该国民众对美国的罕有敌视,很可能出现总理选举态势的根本逆转。在西方传统盟友之外,那些新近与美国热络的国家,也对美国经贸政策、收紧移民举措等心存质疑,同步加强与各大国的关系成为普遍选择。

特朗普对全球治理责任的无视,则正在导致新的治理乱局和裂变。世界似乎已经适应了特朗普频频“毁约”“退群”,但其后续影响将会加剧全球治理的长期赤字。更重要的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金融稳定等关键领域,特朗普施政正在引发新的混乱。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特朗普及其阵营一贯持质疑态度,不仅极大冲击《巴黎协定》设定的2030年减排、2050年实现净零的核心目标,也让“绿色转型”在多国面临舆论上的逆潮。在事关全球金融稳定问题上,特朗普既图谋通过“弱美元”来“赖债”,又竭力维护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同时大张旗鼓鼓噪支持加密货币,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诸多紊乱。《经济学家》杂志评论称,美元本应是避险资产,然而最近它却引发了恐慌。

虽然美国近几届政府都在寻求从不同侧重点出发来改造全球治理体系,但特朗普思维的极端激进性、政策及其推出方式的混乱不堪,显著加剧了全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裂变甚至是坍塌。其全凭一己私利罔顾国际信誉和责任的做法,可能促使其他国家效仿以自保,全球治理的无序、全球合作的缺失将进一步加剧国际大变局的危险性。

高端访谈

更多访谈

基金会动态

更多动态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