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药类大学谁比较厉害?人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脱口而出的肯定是几所非常有名的大学。其实,实力较强的医药类大学还是比较多的。为了让大学有直观感受,笔者根据最新发布的软科2025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和2025中国中医药大学排名数据,将排名靠前的15所高校名单整理了出来,现与大家分享。



1)

所有上榜单的15所高校全部入围全国百强,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稳居榜单首位,位列全国第13位。作为百年医学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堪称医学界的传奇,医学专业领域影响力无人能及,被公认为“医学院界永远的神”。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排名没有把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等非独立设置的医学院(部)涵盖进去,否则医学类高校整体表现会更好。当然,竞争也更加激烈,毕竟许多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医学部)都是曾经的老牌医学院。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是曾经鼎鼎有名的北京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前身是曾经的上海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前身是曾经的湖南医科大学。

从地域分布看,顶尖医药类高校呈现扎堆东部的态势。北京一口气包揽3席;上海虽为教育高地,但独立上榜的仅有1所中医药大学(其余医学力量已融入复旦、上交)。江苏南京贡献了2所,广东则是独占3所,成为南方医学教育高地。东北地区也有辽宁的中国医科大学和黑龙江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上榜。



相对而言,中西部院校较少,仅重庆医科大学进入15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部医学教育的旗帜”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等西部名校没有以独立身份参与评选。但总体来看,顶尖医学院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的区域。从京津冀到长三角、再到珠三角,东部沿海已形成一条医学教育的“黄金带”。这一格局反映了区域发展差异,中西部地区在医学教育上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2)

医药类院校的优异表现让人们看到了医学教育的春天。但我们也应保持冷静和审慎。排名固然风光,然而如何将排名优势转化为医学人才培养的胜势,并让医学教育的成果真正惠及社会,这些才是摆在15强乃至所有医学院校面前的课题。

未来的医学教育,一定是走向交叉融合,医工结合、医理交叉、人工智能+医学等新兴方向层出不穷,医学教育会越来越卷,接受医学教育的年轻人也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以更开放的视野投身医药界,把理论、实践和创新融合在一起,坚持学习,坚定信念,不然就会被残酷的竞争机制淘汰。

话说回来,排名毕竟只是参考,我们选择大学,一定要看它的优势专业,医药类大学亦是如此。比如名次不太高的温州医科大学,视光医学就非常强,就业率高达98%;没有入围15强榜单的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连续十几年实现100%就业。所以我们一定要综合研判。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学医的朋友吗?他们的工资待遇怎么样?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王老师教育课堂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