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浪头还没拍碎关岛防波堤,中国六代机的尾焰已经七次点燃西北戈壁滩!歼36和歼50半年试飞七次创下世界纪录,可大伙儿心心念念的轰20愣是憋了十年没露脸。今儿咱就掰扯明白,这空中幽灵到底是技术卡脖子,还是憋着要放大招?
您瞅这六代机的研发速度就透着股子狠劲儿——成飞歼36试飞3次,沈飞歼50试飞4次,半年七次上天比外卖小哥送餐还勤快。反观轰20自打2016年空军司令提过一嘴,到现在连个高清谍照都没流出,活像被施了隐身咒。这反差比得连五角大楼都犯嘀咕:中国人这是把战略轰炸机藏进四次元口袋了?
技术门槛才是真拦路虎!轰20对标的是美国B-2幽灵,飞翼布局要兼顾隐身和载弹量,光那机身曲线就得用超级计算机算半年。更绝的是发动机——涡扇15推力17.5吨勉强够用,可要埋进飞翼肚子里还得解决红外辐射,这难度堪比给大象穿隐形衣。去年西安所搞出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能把雷达反射削掉九成,可实验室数据和装机实测隔着十条长安街呢。
战略优先级玩的是资源争夺战!空军眼下最缺的是制空权,歼20、歼35自然得插队先上。轰20这种专炸美国本土的大家伙,好比家里囤着核弹头,平时用不上还得花大钱供着。看看福建沿海竖着的东风快递,射程覆盖关岛还便宜耐造,难怪轰20的研发经费得给六代机让道。
设计迭代才是真折腾!当年照着B-2抄作业,谁承想中国高超音速导弹突飞猛进。东风17都能打水漂了,轰20要是不改弹舱塞不进新家伙,岂不成空中摆设?现在传出的三套方案更绝——亚音速飞翼版、超音速可变后掠翼版、甚至能带无人机群的空中母舰版,设计师的头发怕不是比程序猿掉得还快。
工业体系的门槛比喜马拉雅山还高!造战略轰炸机得凑齐四张王牌:能产40米长复合材料的厂房,精度达微米级的五轴机床,耐2000度高温的陶瓷涂层,外加能写几百万行飞控代码的程序猿天团。运20能拉货不代表会造幽灵,就像会蒸馒头不等于能做法餐。
美军的B-21突袭者更是个催命符!这货今年宣布量产,逼得中国军工得把轰20的隐身指标再提三成。原先的飞翼布局雷达反射截面0.1平方米,现在得压到0.01以下,相当于在足球场上找只蚂蚁。更损的是B-21能带核弹头玩超音速,轰20要是还亚音速突防,怕是连航母战斗群都追不上。
未来的空中博弈早不是单打独斗!六代机带着无人机蜂群开路,轰20得学会当空中指挥所。去年珠海航展亮出的攻击-11无人机,据说能编队跟着轰20突防,20架自杀式无人机齐射,够把爱国者阵地洗成筛子。这套战术体系要磨合,可比单纯造架轰炸机复杂十倍。
说到底,轰20的沉默不是难产,而是中国军工在憋王炸。等哪天西北大漠腾起架无垂尾的飞翼怪物,带着8枚高超音速导弹直奔太平洋,五角大楼的咖啡杯怕是要碎一地。毕竟真理只在射程之内,而中国人的射程,从来都是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