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定


柏林有座著名的“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岛因着其上密集分布的四座博物馆和一座国家美术馆,被称作博物馆岛。

2017年,这座岛着实火了一把,只为某馆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失窃了名叫“大枫叶”的100公斤纪念金币,足足比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吸睛”无数的龙年纪念金币还重了99倍。这枚“大枫叶”是2007年由加拿大铸造的,一面是三枚枫叶,另一面是伊丽莎白二世头像,以最新的金价来看,光面值就要1亿元人民币。


不卖关子,立马揭晓这家倒霉透顶的博物馆,那是以收藏雕塑和钱币,并且展示拜占庭艺术出名的博德博物馆。其古代雕塑收藏数量之大,拜占庭艺术收藏等级之高,在全球享有盛誉;它的钱币收藏也因种类繁多、序列完整而在众多博物馆的钱币收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地处博物馆岛的边缘,不占地利人和,但对于货币爱好者,这里是值得多走几步,多花时间参观游览的;没有了大金币,仍然有超过50万枚钱币可供观赏,只不过常设的钱币和纪念章类展品大约仅在4000至5000枚左右。不在展的展品有专门研究室保存,经提前预约批准可对外提供科研之用。随着钱币一起展出的还有相关印章、纸币、代价币和各类铸币工具,跨度虽然没有上下五千年,三千年还是差不离的。


博德博物馆

博德博物馆雕塑满屋,陈设古典,宽大的旋转楼梯总有随时会走下礼服美人的错觉。与这“大气”的雕塑展示相比,蜗居二楼的钱币展不禁显得十分“小气”。不知为何,不仅展厅不大,连陈列手段也十分单一、单调,与其钱币收藏的盛名完全不符。好在博德策展人天马行空,奇思妙想,以数量众多的钱币为依托,每年规划各式不同视角的临展,这才为钱币展览扳回一局。近期博德博物馆的临展着眼于钱币上的人像,将藏在深闺,鲜少示人的收藏大方地展出,为这些肖像里所隐藏的艺术和政治变迁做了一一解构。


博德博物馆钱币陈列

人像似乎是艺术恒久不变的主题,钱币上既有神祗,也有凡人。人像的第一次出现始于对神祗的具体刻画,此后,君主、诸侯、哲学家、英雄等人物就成为钱币主题的常客。钱币上的肖像各有特色,反应了一时或一地的潮流和铸币水平,哪一种服饰仅流传于哪个王朝;哪一种线条反映了什么样的铸造工艺,专家学者总是一眼就能看穿。一定的地域之内,或者受同一种思想或文化影响的不同地区,人物的穿着打扮总是趋同的,连钱币上的面部表情和采取的动作也常常别无二致。一旦受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地区的钱币人像也会大相径庭。


古代钱币上的人像固然是艺术和工艺的载体,但细究其内在,有时还深受政治的影响。钱币上的形象有些是忠于“ 原作” , 有些则未必总是如实反映出本人的样貌。在信息传达不对称、人们坚信一切都由神和上帝主宰的时代,授权钱币铸造者能通过钱币上的肖像向使用人传达特定的讯息,通过抹去某些自己脸部特征和服饰的缺陷,加强其优点,巧妙地使钱币的使用人对肖像原型产生景仰、信任等各种美好的情感。那些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钱币上的名人肖像,俱遵循着相同的设计和理念,从头戴的饰物,到胡子的式样,再到脸上的皱纹,无一不与某种意象牢牢结合在一起。


博德博物馆藏古钱币

有一个令人玩味的细节,那就是钱币上的肖像鲜少有女性的形象出现,这也反映出历史上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

但凡钱币以女性为主题,这背后必然会有一段历史故事可以大书特书。钱币上一面为男性肖像一面为女性肖像,还是钱币仅有女性肖像,其代表的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这家博物馆的货币或纪念章,观众不单能置身于外地观赏,也可以贡献一份力量给研究工作。如有相中的宝物,观众可以认领,认领费用全部用于被认领的宝物的研究存档工作,认领人可以得到藏品备注提及姓名的权利。博物馆获得一笔经费,认领者获得一个美名,这种双赢倒不失为推动博物馆这类非盈利组织持续运行的好方法。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