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广州市16人获表彰,包括11位全国劳动模范和5位全国先进工作者。广州地铁运营总部电子首席维修专家李天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位扎根轨道交通电子维修二十五载的中共党员,带领团队累计攻克电子部件5000余种,修复部件超22万件,为日均900万客流的地铁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技术突围:从零起步突破国际垄断


2005年广州地铁筹建电子班时,入司5年的李天明临危受命担任首任班长。面对国内技术空白,他带领3人班组建立电子部件自主维修体系,逐步发展成行业领先团队。其主导的列车牵引系统PU模块攻关工程,成功破解国外技术封锁,通过建立大功率器件检测体系、制定国产化技改方案,累计完成深度维修651台次、国产化技改163台,节约成本超8000万元。该项成果为后续核心部件自主维修奠定基础,并在行业内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深度攻关:突破8层电路板技术封锁


近年来,针对轨道交通领域电子部件“卡脖子”难题,李天明带领团队攻克100余种“卡脖子”部件,累计修复价值1.6亿元的设备4000余件。成功实现了8层电路板M2500控制板自主维修,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解决了广州地铁辅助系统主控制板故障难题;开发中大规模BGA芯片拆焊技术,攻克牵引逆变控制单元ICU板等核心部件,累计节约采购成本2000万元。他牵头开展的15项元器件基础研究使维修精度达元器件级,更首创信号轨道电路部件轮换维修模式,累计完成信号部件离线维修2360件,使设备故障率下降55%



技艺传承:打造“一门八技师”精英团队


李天明通过4200人次系统培训、10余位核心徒弟培养,将电子维修技艺体系化传承。他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编制工艺规程近10项带出集“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的“一门八技师”高技能团队。


其倡导的“技术反哺民生”理念化为十年公益行动,自2014年起率领团队开展义务家电维修,足迹遍及10余个街道、惠及千余户居民,十年接力为老社区居民“修”出幸福感;2024年,更带队前往梅州蕉岭县广福镇,为村民焕新老旧电器57件,将维修技能播撒在乡村振兴的田埂里,不仅教会年轻人维修技能,更让他们明白:工匠手里的螺丝刀,既要修好设备,也要系着老百姓的需求。从精微到毫米的电子焊点到乡村振兴的田埂,从22万件精密部件到1000余台旧家电,李天明用25年写下匠心答卷:真正的工匠精神,既在电子芯片上闪烁,也在街巷间扎根。



匠心筑梦:新时代工匠守护城轨动脉


李天明的故事是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的鲜活注脚,也是广州地铁运营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其背后是广州地铁对工匠文化的长期培育和执着追求。广州地铁始终坚持“运营安全”与“技术传承”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长期致力于高技能人才培育、科研技改创新,持续创建了38个公司级及以上创新工作室,形成覆盖范围广、创新能力强、示范效应好、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孵化创新基地,培养出一批批国家级、省市级工匠和技能大师,如全国劳模张重阳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技术能手李方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戴杨波、严家升、徐志标,孙晓伟等20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等。他们在地铁一线深耕细作,用“匠心”精研技艺,不仅以毫米级的精度、分秒级的执着守护地铁安全,也为行业的发展树立了全新标杆,激励着更多人投身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为市民乘客安全便捷出行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而奋斗。

精彩连连看

车门马上关闭,上一个伸腿挡门的被……

十一号线写进“一模”?你能拿满分吗?

小龙虾,你选麻辣还是蒜蓉?

来源|基地维修中心

文|李丽云

图|周啟超 吴宇轩 钟声标

编审|杨溢 谭竹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