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是政府下设的服务专线,碰到问题都可以联系反馈。如果碰到踢皮球,那就很烦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当12345毕竟只是接受问题,并把问题对接给责任单位,如果打了12345还是没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向上级12345提交诉讼
碰到疑难杂症,本地12345受理但没法解决时,可以向上级12345提交诉讼。通常我们拨打热线,接入的是当地市或者县级单位。
即使问题反馈上去,主管单位不作为的情况下,问题依然没法解决。这时就要越级提交诉讼,直接搜索本省的12345。
进入官网之后,在定位地区从你们地市,切换成本省,在投诉页面上,认真填写诉讼问题,以及应该负责解决问题的单位。
由于当地政务部门,对涉事单位进行问题反馈的时候,同级别单位常见套路就是责任推诿,越级反馈才能给他们施压。
二、国务院督查平台反馈
这是国家最高级别的问题反馈平台,直接由国家受理,并且直接给主管单位施压,往往问题解决起来更加高效彻底。
登录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提交问题并且上传视频、图片等相关证据,以及拨打12345沟通无效的录音等。
在提交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并且勾选申请督办。这样能更好地监督涉事单位,对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并且后续会由工作人员进行回访,了解其反馈问题解决进度,国家进行问责之后,问题的解决效率也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
三、向纪委监委举报
全国都在整顿“不作为”,当地纪委监委都是有力的监督方。当举报人问题被来回推诿的时候,就必须要通过他们的力量来进行管理监督。
向纪委监委部门举报,最好是实名举报,举报问题最好是跟举报人利益相关,提交相关视频、图片等证据链,并附上涉事单位。
举报原因直接就是涉事单位不作为,并且要求在20个工作日内,对投诉问题进行公开反馈并解决。
如果当地市县纪委或监委,不能对问题进行监督和解决,直接向省纪委监委提交诉讼,不要给涉事单位踢皮球的机会。
四、寻找权威媒体发声
各地省市,都有专门负责监督政事的权威媒体,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替民众发声。经过记者曝光之后,问题就会被民众重视。
就像三河市的禁止红蓝黑招牌事件一样,当地商户反馈得不到解决,在媒体多方报道之后,主管领导被免职,事情才最终画上了句号。
虽然国家和上级行政部门,能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但问题实际解决,还是需要主管部门来处理,问题一旦公开透明,就很容易被解决。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媒介手段进行维权,效果非常显著,一旦问题引发关注,都不用我们反馈,主管单位自己就要抓紧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