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六合区“四普”工作队根据文史爱好者提供的线索,在我区金牛湖街道马头山村分别发现了马头山半山腰处的明代摩崖石刻和两口南宋古井。
图1:马头山山体刻字石壁1
接到线索后,普查队员随即在这位文史爱好者的带领下前往查看,队员们边走边拔草,清理碎石。
登山行走约30分钟,在一块约3平方米的山体石壁处,发现了这块石刻。
图2:马头山山体刻字石壁2
该石刻刻字清晰、上部阴刻横向刻着“南無阿弥陀佛”,下部自右向左分四列竖排阴刻:“大明國應天府六合縣宣德七年四初三日起手開石砌冶浦桥,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圆成。”
明宣德年间,六合知县史思古对冶浦桥进行了重建,而且规模相当大,根据明《嘉靖六合县志》记载:“史思古,浙江象山人,宣德七年任。修学校,重建冶浦桥,大其规模。”
图3:清《顺治六合县志》冶浦桥图
摩崖石刻上刻画文字虽无形体,但字迹工整,推测出自采石工匠之手,虽然历经五百余年,但保存状况良好。
此处摩崖石刻的发现也是六合地区石刻类文物从0到1的突破。
看完了摩崖石刻
再来浅浅欣赏一下两口南宋古井吧
其中一口南宋井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马头山村孔洼水库大坝西侧。
此井井栏整体由巨石雕凿而成,形如宝瓶口状,四周凿有环扣,应是为了方便扣系绳索(见下图)。
图4:马头山南宋嘉泰井
图5:马头山南宋嘉泰井井栏刻字
该井井栏上刻有“峕次嘉泰二年舞射月拾有日穿井□□□记石匠丁小七”等字样,其中除少部分字迹模糊不清外,“嘉泰二年”及“石匠丁小七”等字迹均非常清楚。 嘉泰二年(1202年)表明此井开凿于南宋时期,“石匠丁小七”应是当时的凿井工匠。井水目前尚未干涸,保存状况较好。
在马头山南宋嘉泰井西侧约50米处还有一口南宋井,形状与嘉泰井相似,当属同时代挖掘而成,该井因离村庄较远,已无人使用(见下图)。
图6:马头山南宋井
接下来
我区将继续加大新发现文物调查力度
按照“四普”文物认定标准
将更多散落在六合大地上的历史遗珠纳入文物保护范围
书写好新时代南京文化遗产保护的六合篇章!
(图文来源于“文旅六合”,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