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半本的时候头脑一热突然很想也去尝试一下登山,看到后来觉得,还是算了吧,去了,你是一定会死在山上的。
这本书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实:人生已到中点,无论再怎么不情愿,有些东西,这辈子你是注定要错过的。
这段高赞想法写在一本名为《雪山、青春与我》的评论区,或许对更多人而言,登山是自己这辈子注定要错过的。但同样,也有些东西是你这辈子注定要经历的。
不论是这本漫画还是作者本身,都会让你更加清晰地理解“人生就是旷野”的意义。我们今天想分享给你的,正是这样的故事——
01 山峰是一面镜子
《雪山、青春与我》是法国漫画大师、安古兰漫画大奖得主、《雪国列车》作者让-马克·罗切特的自传式图像小说。现年68岁的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他的青春时代,无论他的青春故事,还是这本关于登山的漫画本身,都紧紧围绕着让-马克的两大人生主题:登山和绘画。
一次偶然的登山经历,让年少的让-马克为艾勒弗鲁瓦德山的美丽风景所深深震撼。这个众多攀岩爱好者的朝圣地,从此也成为他的梦想和目标。于是,在群山之中,他和众多登山同好一起征服一座座山脉,体验成功的喜悦,看遍山顶的风景。同时,他们也时刻处在危险之中:好几个登山同好都在登山中遇难了……
危险最终也拜访了让-马克本人。在一次独自攀岩中意外受伤后,他的人生陷入低谷。不过,他还有另一个人生主题:在登山之外,他也热爱着绘画。他身无分文来到美国,从此开始了漫画创作之路。
时隔多年,让-马克再次登山,身体记忆依然让他多次感到恐惧。但真正置身于岩壁之上时,他又感到了只有登山能带来的自由和舒心。此时的让-马克已经不再把登山当做自己的职业,他喜欢这件事的原貌,不再需要其他。他领悟到:山峰不是我们的敌人,只是一面镜子,反映出被困在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02 漫画大师的技巧
作为漫画大师的让-马克,在这部漫画里埋了很多有趣的小细节。比如这个片段:
让-马克和儿时玩伴在登山路上发现一只羚羊,又发现它可能只是一块岩石。接着,下下个分镜里就出现了一只似岩石的羚羊,或者说一块似羚羊的岩石。其实,作者给整部漫画的人物都加上了和岩石一样的阴影线。
又如,整部漫画使用了大量高饱和度的蓝色、红色、黄色和白色的蒙德里安色系。巧的是,上学时老师讲到蒙德里安,让-马克正在偷偷画“漫画”。老师发现后对他说“你永远做不成任何事”,如今,这些颜色就在这部漫画中到处都是,尽收眼底!
03 登山和人生,如此相似
不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人,可能很难理解登山的乐趣何在。是为了征服自然吗?是为了得到征服庞然大物的快感吗?是为了领略美丽的风光吗?看过这本漫画,你大概会对登山多一些认识。
这是一项逼迫人思索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的运动。山顶的风光可以通过照片浏览,但历经千难万险后亲自收入眼中的景色更加震撼心灵。登山,是为了山顶的风光,也是为了经历攀登途中的每一步跋涉和每一个抉择。
除了登山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事情能和“人生”如此相似了,有成功的无上喜悦,有难以言表的困难和挫折,还要面对同伴或自己的生死。
是不是每一本讲“山”的书,其实都是在讲人生?
让-马克的人生直到现在为止,还是一直围绕着绘画和登山这两件事,他每年都会进山攀登,直到现在也笔耕不辍。
他的故事,如同评论区内另一位读者所讲——
刚开始以为作者只想画一个传记,后来发现这是比传记更宽广的内容。
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座想要攀登的高山,我们一步步地,爬上这个峰顶又向下个峰顶进发,同路者越来越少,还需承担一不留神可能粉身碎骨的责任。可只要贴上岩壁,找到自我的感觉就回来了。
也许山峰的内容就是人一辈子的使命。真的好看。人生没有回头路,顺境逆境都该享受其中。
以此,祝福你在读过这本书后会更加懂得,与其计较得失,不如享受生活所带来的一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