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7日,菲律宾《问询者报》披露消息,在美菲“肩并肩2025”联合军事演习期间,美国海军舰艇与我国海军054A型舰艇于黄岩岛以东海域展开了激烈对峙,双方态势剑拔弩张。
据菲律宾GMA电视台记者奇诺·加斯顿在《24小时周末》节目中的报道,26日早上8时左右,我国海军054A型导弹护卫舰“邯郸舰”(舷号579)正对妄图借机非法闯入黄岩岛以东海域的菲律宾军舰实施跟踪监视。此时,在一旁与菲律宾舰艇开展海上联合训练的美国濒海战斗舰“萨凡纳”号,不得不卷入菲军舰与“邯郸舰”的海上对峙局面之中。
据菲方报道,双方舰艇海上紧张对峙时,中国海军两艘舰艇——054A导弹护卫舰“咸宁舰”(舷号500)和“东调二号”辅助监测船(舷号797)紧急到场支援“邯郸舰”,逼近美舰活动海域,距美菲联合舰艇编队最近14公里。美菲联合编队面临全面压制之际,美海军“康斯托克”号船坞登陆舰派MH-60“黑鹰”直升机在中国三舰附近侦察防意外。
其实早在2023年3月18日,在一档政论节目里,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台湾学者郭正亮抛出一极具分量的观点:我始终坚信,中美之间真正的战略博弈关键,就聚焦于黄岩岛!在他眼中,黄岩岛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倘若中国在此开展填海造陆工程,并在驻军岛礁间构建起“倒三角”格局,那么就能实现从线到面的战略跨越,进而在南海中段切实构建起防空识别区。而且,黄岩岛面积广阔,具备填海造陆达几十平方公里的潜力,又与菲律宾近在咫尺,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所谓南海“倒三角”格局,是指在南海区域,通过对特定岛礁进行科学布局所形成的一种战略态势。郭正亮在民进党内素有理论家的美誉,更是推动民进党转型的关键人物。1999年,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便出自他手。此外,他还长期深耕两岸关系研究领域,2000年更是深度参与了陈水扁就职演说中两岸关系部分的撰写工作,其观点极具参考价值。
该政论节目分析认为,黄岩岛极有可能成为中美冲突的爆发点。郭正亮在节目中明确指出:“美国绝对不会允许这种局面出现,必然会全力死守黄岩岛防线。中国填海造陆的决心坚定不移,美国又一心想要阻挠,冲突一触即发。”
郭正亮直言,若台海爆发战争,美军大概率不会直接出兵,实际上只是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对抗。但若冲突发生在黄岩岛,那将是美国与中国大陆的正面交锋。美国或许会采取极端手段,比如动用战略轰炸机或中程导弹对黄岩岛实施轰炸,以此达到阻止中国填海造陆的目的。
郭正亮进一步解释道:“我并非认为美军会直接派兵至此,与美国海军正面冲突,还没到那个程度。但美国肯定会想尽办法进行破坏,并非直接出兵,而是通过投掷炸弹等方式。”
郭正亮观点姑且视作一家之言,但黄岩岛战略价值突出。南海西北部西沙群岛为中国实际控制,南部南沙群岛局势复杂,中国已建成以永暑岛为核心的七大人工岛。若东北向唯一露出海面的黄岩岛填海造陆,南海问题将极大缓解。我国在南沙建的“三大四小”七个人工岛中,美济岛面积最大,5.66平方公里,岛礁绵延13公里,浇筑混凝土护岸25.7公里;渚碧岛4.3平方公里居次;永暑岛为南沙行政和军事指挥中心,面积2.8平方公里排第三。
面积相对较小的华阳岛、南薰岛、赤瓜岛和东门岛,最大的也不过0.28平方公里,但即便如此,它们也超越了南沙群岛中的众多自然岛,仍属于大型人工岛的范畴。
当前越南正在大规模推进填海造陆工程,已经填出了三四个面积与太平岛相当的岛屿,其中毕生礁和鸿庥岛的面积都达到了约0.5平方公里。在此形势下,中国最佳的应对之策或许是进一步扩建华阳岛、南薰岛、赤瓜岛和东门岛,使其面积都扩大到1平方公里以上。
南海造岛工程,是一项造福当代、泽被后世的伟大工程,其价值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正是由于人工岛发挥了航母战斗群都无法比拟的作用,郭正亮才得出“北京不会放弃在黄岩岛填海造陆,美国必然会极力阻止”的结论。
黄岩岛是一个面积巨大的珊瑚环礁,周长超过55公里,还拥有一个面积达130平方公里的巨大潟湖。潟湖内海洋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盛产经济价值颇高的鱼类,附近海域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造岛条件来看,黄岩岛都优于南沙七岛。这也正是台湾学者郭正亮坚信中美最有可能在黄岩岛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
黄岩岛战略地位重要,围绕它的争端或持续,但中国有智慧和能力妥善解决,其曾被菲实际控制多年,如今已被中方牢牢掌控。回顾控制历程,中方既具实际控制黄岩岛的智慧,也有填海造陆的能力。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列入版图,1947年改称“民主礁”,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委员会公布以“黄岩岛”为标准名称。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无可置疑。美国最有发言权,因菲领土范围在《美西巴黎条约》等由美敲定的条约中明确界定为东经118°以东,不包括黄岩岛,上世纪90年代前菲官方地图也印证了这一点。
美国明知情况仍怂恿菲律宾在黄岩岛挑事,暴露其搅乱南海局势、遏制中国的企图。需指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适用于无争议的黄岩岛。
上世纪90年代初,菲律宾宣称黄岩岛是其领土,但未实质行动,仅作法理准备。90年代末,其加快侵占步伐。1999年5月下旬,菲律宾秘密派人在黄岩岛修高脚屋,并派2艘护卫舰搭载27名特战人员等战斗巡逻。10月31日,其507号坦克登陆舰从卡维特起航,3日后以“机舱进水”为由在黄岩岛东南入口处北侧“坐滩”。11月4日,我海军运 - 8巡逻机侦察发现“坐滩”军舰,且黄岩岛上建筑物已竖7根六边形柱子、连接底部角架。
此事凸显两点:一是当时中国监控能力弱,菲施工近半年才被察觉;二是菲施工能力有限,若完成高脚屋建设后果严重。
发现菲律宾非法行径后,中国迅速以军事和外交手段斗争,要求菲方停止非法建设及“坐滩”行动。菲虽暂停高脚屋建设,却拒拖走“坐滩”旧军舰。中国将拖走“507号”坦克登陆舰设为时任总理朱镕基访菲前提。当时朱镕基率团计划访菲并出席马尼拉会议,代表团留浮罗交怡岛,等待菲方处置黄岩岛“搁浅”船只。等待期间,中国还派拖船部署黄岩岛附近海域。多管齐下后,菲总统埃斯特拉达向中方作出撤离保证,1999年11月29日,菲拖船拖走507舰。不过,此后十多年黄岩岛实际仍被菲控制。
据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称,1997 - 2012年黄岩岛争端期,每年52周菲律宾实际控制50周,中国仅2周。因三亚到黄岩岛1300公里,巴拉望到黄岩岛仅149公里,且当时中国海上执法力量分散,多部门中仅海监、渔政各有1条千余吨船,中央要求各部门轮值一周,上半年、下半年各去一个部门,去后推倒菲方碑、宣示主权,但因船小无淡水,维持一周需返航,菲方趁机再立碑宣示主权。1992年前黄岩岛由美控制,1992年中国收回,1997年菲方开始争夺,期间中国多批渔民被菲抓捕,后中国花钱赎回。
这种局面持续至2012年4月10日。当日,12艘中国渔船在黄岩岛潟湖正常作业,一艘菲律宾军舰突然驶来,企图抓捕被困渔民。此前菲方多次抓捕中方渔民,本想此次中国也会花钱赎人息事宁人,但此次菲方行为过分,升级为重大事件。菲海军将中国渔民抓上军舰,扒衣暴晒、枪指渔民,相关照片在中国社会引发轩然大波,遭全国人民强烈声讨。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启动应急机制,多方了解情况、协调部署应对措施。“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中国渔政303”船迅速赶赴现场保护渔民。该事件演变为“黄岩岛事件”,2012年5月9日,菲方因实力不足撤出对峙海域,黄岩岛自此被中国牢牢掌控并实现常态化巡航。
从黄岩岛实际控制历程看,妥善把控危机可转化为机遇。黄岩岛对峙促使菲提“南海仲裁案”,后菲高官称背后是美国支招,而“仲裁案”又刺激中国下定决心吹填南沙七岛,若无南沙七岛,南沙局势难料。南沙七岛作用巨大,台学者郭正亮认为美不会容忍中国在黄岩岛填海造陆,但黄岩岛是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决心要做的事美无法阻止。关键是中国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政治智慧,能调解沙伊矛盾,处理黄岩岛问题更不在话下。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金灿荣称,若中方行动时准备充分,美方虽着急却可能毫无办法。把握时机,黄岩岛对决或可不战而胜。因黄岩岛距美本土远,美难下决心开战,即便开战也必败,无理由开战。推测中美会围绕黄岩岛摊牌,中方准备充分必能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