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军方近期在中印边境附近新部署了上百门中国产SH-15型卡车炮,这种155毫米自行火炮最大射程超过50公里,还能通过北斗卫星实现厘米级精准打击。
消息人士透露,巴军正在克什米尔山区预设阵地,专门针对印度重兵集团设计了一套"以快打慢"的战术。
印度陆军目前在锡亚琴冰川方向部署了45个坦克强击群,包括4500多辆T-72M1和T-90M"胜利"主战坦克。这些钢铁洪流一旦突破喀喇昆仑山口,确实能对巴控克什米尔形成压力。
但巴军这次玩起了"闪电战"新花样:每门SH-15配备战术无人机实时侦察,发现印军装甲集群就立即转移阵地,用152毫米高爆弹进行"打了就跑"的袭扰射击。
更绝的是巴军把国产GP-155B制导炮弹和土耳其TB2无人机配合作战。当印军坦克部队集结时,SH-15先用卫星制导炮弹打乱阵型,接着翼龙2无人机投掷巡飞弹攻击指挥节点。
这种"打靶-补刀"的组合拳,让印度装甲部队很难展开有效反击。有军事观察员分析,巴军这套战术很像美军"海马斯"系统的缩小版,专门克制传统重型装甲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巴军最近还在卡西姆港接收了新型PHL-03式远程火箭炮,这种300毫米火箭炮与SH-15形成射程互补。有分析指出,如果局势进一步升级,巴军可能在实际控制线附近构建起覆盖300公里纵深的远程火力网,这正是印度陆军最忌惮的"非对称打击"能力。
更绝的是乌克兰的Stugna-P反坦克导弹,射程超8公里,专打印度最骄傲的T-90坦克顶部装甲。巴军把这种导弹装在皮卡上,满沙漠乱窜,印军防空系统根本抓不住。加上土耳其TB2无人机扔的巡飞弹,专挑印军指挥所、弹药库这些要害招呼,正面硬刚变成"掏心窝子战术"。
印度最怕的还是巴军这套"打完就跑"的套路。中国无人机、北斗制导炮弹、乌克兰反坦克导弹轮番上阵,印军重金买的S-400防空导弹只能干瞪眼。有军事专家说,巴军这是把"游击战"玩出了高科技味儿——你坦克再多,打不着人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