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SU7汽车在福建的首次交付引起了广泛关注,而此前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引发质疑。事故导致小米市值缩水800亿元。官方表示,事发时车辆已提醒障碍并减速,但驾驶员未能及时处置。专家指出,小米SU7标准版缺乏激光雷达,夜间识别效果欠佳,加之施工路段的复杂性,可能造成AEB未触发。对于车门无法打开等问题,目前尚无详细回应。
法新社:中国速度为汽车业设立新标准
法新社报道指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宁波工厂的极氪电动汽车以不到两年的时间从设计到生产和市场推出,明显缩短了新车型开发周期。这一“中国速度”挑战了传统车企的开发模式,促使供应商也加快创新步伐以适应市场变化。西方车企面临压力,试图追赶这一趋势,而中国车企则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
商务部: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鼓励相关地区优化限购限行措施
4月28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为推动释放消费潜力和助力经济增长,商务部将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重点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等环节积极创新,并鼓励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此外,还将建设全国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以促进数据共享,畅通二手车消费。这些举措旨在更好满足居民汽车购买需求,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
保时捷考虑在华停售电动汽车,CEO称未将小米当对手
近日,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可能停止在中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销量相对较低,而Taycan车型的全球交付量也大幅下降。尽管如此,保时捷坚持不调整价格策略,并不将小米视为直接竞争对手。与此同时,保时捷宣布将在中国建立研究院,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制定策略。然而,未来如何在全球电动化浪潮中保持竞争力仍是一个挑战。
五一车展早知道 | 乘联分会崔东树:一季度汽车行业收入破2.4万亿,增长8%
根据崔东树发布的信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出现了同比下降。尽管收入达到了24022亿元,同比增长8%,但由于成本增长了9%,利润率仅为3.9%。这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6%的平均水平,反映出行业仍面临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崔东树指出,汽车行业需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运行效率,以改善当前的利润率状况。
比亚迪深圳号启航巴西:全球最大运输船,领航中国汽车出海新纪元
4月27日晚,比亚迪自主运营的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从苏州港太仓港区启航,开启巴西首航。这标志着比亚迪结束了对外籍船舶的依赖。然而,此举也引发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物流能力的质疑,特别是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尽管通过“车-船-港”全链条模式提升了效率,但能否持续保持优势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