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行济南相公庄支行成功识别并及时阻止一起疑似以“高息”为诱饵的金融诈骗行为,保障了客户资金安全,体现了网点在客户服务与风险防控方面的高度敏锐与责任担当。
当日上午,农行济南相公庄支行迎来两批客户前来办理业务。值得注意的是,两批客户均由一名约40岁女性陪同。该名女性在与第一批客户办理打印流水业务时,因客户未携带身份证无法核实身份,业务未能成功办理。办理过程中,该女性多次与客户谈及“利息”“收益”等敏感词汇,引起了柜面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该女性随后迅速与第二批客户一同进入网点,其中客户王某意图办理借记卡补卡业务。网点工作人员当即警觉,迅速采取分流措施,将该客户与陪同女性分别引导至不同区域进行单独交流。
在洽谈室内,马经理与客户王某展开详细沟通。经了解,该客户已年满65岁,补卡理由为“在济南市历下区承包工程结算需要”。然而在深入询问过程中,客户未能出示营业执照、分包合同、资金往来截图等任何相关材料,也无法清晰说明工程内容,引发进一步警觉。马经理随即设法获取客户亲属联系方式,并主动致电其儿子核实情况。电话沟通中,客户儿子明确表示不知晓其父有办卡需求,亦未提及任何工程事项。在得知实情后,客户亲属坚决要求取消办卡事宜,指出客户近期疑似受到“高息存款”类诈骗分子诱导。
与此同时,与40岁女性交流的两位客户经理亦发现对方言辞闪烁、回避关键问题,并在察觉情况败露后迅速离开网点。最终,经过工作人员和客户家属的联合劝导,王姓客户放弃补卡决定,安全返回家中。本次事件中,农行济南相公庄支行员工反应迅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效识别了异常客户行为,及时阻断了风险链条,防止客户资金可能遭受损失,充分体现了网点在日常服务中“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为底线”的工作理念。
当前,以“高息理财”“高额返利”为诱饵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犯罪分子往往锁定老年群体,借助伪造工程、合作投资等借口,诱导其办理银行卡用于资金转移。对此,农业银行提醒广大客户:警惕陌生人“高息”承诺,涉及银行账户、资金使用等敏感信息时,请务必保持警觉,及时与银行工作人员或家属沟通核实,避免落入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