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记者从杨浦区文旅发展大会获悉,杨浦区正在研究制定《杨浦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打造“杨浦,不一YOUNG”旅游IP,构建“一带、一区、一轴”空间布局。
大会还发布了“拾趣YOUNG浦”主题游和中英双语版《乐游杨浦》,以视频形式串联展现外国友人游杨浦的推荐线路和重点点位,更好提升入境游体验。
成立文旅共生圈
据介绍,杨浦区正在研究制定《杨浦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构建“1+3+5”杨浦旅游发展体系,打造“杨浦,不一YOUNG”旅游IP,构建“一带(杨浦滨江文化秀带)、一区(五角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一轴(文博演艺轴)”空间布局,以“更好的产品、更深的融合、更大的创新、更优的服务、更好的故事”构建文旅生态,加快旅游资源的布局和提升。
为了整合文化、旅游、商业、体育、展览等资源,创新文旅生态发展模式,提升沉浸式体验品质,推动区域经济活力,共创人民美好生活,会上区互联网发展协会自媒体专委会代表、B站百大UP主“籽岷”与YOUNG剧场、携程集团、上航国旅、瑞安集团、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得物集团、三明国旅等文旅企业,共同倡议成立“杨浦,不一YOUNG”文旅共生圈。共生圈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文化引领,品质至上”为原则,欢迎文旅商体展各相关单位、机构和个人加入,携手推动杨浦文旅商体展繁荣发展。
助力文旅领域经济增长,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还推出了《杨浦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携行计划》,从加强政策扶持引领、构筑携行联动格局、鼓励文旅产品研发、优化行业生态发展、加大产品宣推力度五个方面,促进文旅商体展各方资源高效对接和深度融合,助力住宿业、旅行社等有序增长。
提升入境游体验
会上,“拾趣YOUNG浦”主题游和中英双语版《乐游杨浦》发布,以视频形式串联展现外国友人游杨浦的推荐线路和重点点位,推介Discovery Fun in Yangpu的特色亮点,吸引更多游客“乐游杨浦”。
这场“热练”之旅的始发站,在新江湾城文化体育公园。公园于2024年焕新升级,打开围墙无界融合,让市民游客“在公园里遇见城市”。
线路途经大学路街区,这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五角场地区的核心地带。开启Citywalk,游客们能探索小笼包手作体验店苏小柳、潮牌集合店ENCOMPASS、乐全时八音盒专卖店、二次元小店COMIPLUS等极具特色的店铺。
“以传统文化为魂、以趣游体验为核、以文旅商体展为链”,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打造“拾趣YOUNG浦”主题游,为外籍家庭、海外高层次人才、华人华侨、外籍青少年及高校留学生等客群差异化设计主题产品,构建“看上海、看中国、看世界”三大体验场景,带着外国友人“Discover Fun in Yangpu”。
目前,该主题游已先后开展5场活动,累计邀请30多个国家百余位外国友人参与。系列活动同步邀约十余位网络达人、KOL深度参与并分享,每场活动平均曝光量均超百万次,以“内容破圈”“流量破圈”不断增强“拾趣YOUNG浦”主题游的吸引力。
四个“+”推进融合
区发展改革委、上海大剧院、携程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也进行了交流发言。
据介绍,面向“十五五”,区发改委将围绕四个“+”推进文旅融合。“规划+文旅”,将文旅发展纳入区“十五五”规划,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项目+文旅”,谋划高品质文旅项目,打造功能复合型文化旅游片区;“社区+文旅”,加快构建全龄友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滨江沿线工业遗产、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产业+文旅”,依托数字文创产业优势,助推创意设计产业打造千亿级集群。
作为杨浦文博演艺轴的核心,YOUNG 剧场将打造高品质文艺空间、深化文化内涵。举办第三届秋是国际戏剧季,引进欧美一线精品剧目,联动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等国内先锋戏剧力量,培育青年艺术家在沪创作生态,实现演艺流量转变为留量。深化与院校、少年宫等合作推进“社会大美育”计划;推出公益票等举措,拓展和培育潜在的剧场观众群体和文化消费意愿。形成“剧场+”文化商业消费形态,优化观演体验,推进“美育Pro”计划,开放剧场提升空间使用率,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剧场。
携程聚焦“一站式服务、入境游品质、数字化赋能”三大方向,为杨浦文旅打造品牌、升级产业、促进消费注入新动能。依托平台优势,立足杨浦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一批杨浦深度游、体验游度假休闲产品,加强“杨浦,不一YOUNG”旅游IP宣传。优化签证通关、跨境支付、酒店入住、门票预订等关键环节服务,结合“拾趣YOUNG浦”主题游,吸引国际游客深度游览。运用AI及大数据技术提升智慧服务水平,规划投入1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旅游+科技”“旅游+文化”等创新项目研发,实现短期消费激活与长期发展的双轮驱动。
强化“一盘棋”意识
会上,杨浦区委书记薛侃提到,文旅工作要有“一盘棋”意识,要攥指成拳、凝聚合力。
“一盘棋”意识,意味着文旅部门要集中资源力量打造“顶流”与“爆点”,各职能部门也要发挥“基础”与“支撑”作用。旅游资源布局与城市公共服务建设一体推进,聚焦游客关切,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大文旅发展格局。
旅游归根结底是人的体验,一座城市的温度,往往在基础性公共设施与服务的细节里。薛侃表示,各职能部门要合理规划建设各类旅游便利化设施,比如考虑夜间经济特点,积极布局24小时开放公厕,更好方便游客群众。
原标题:《杨浦区打造旅游IP,“杨浦,不一YOUNG”》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