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窝推荐了五一冷门旅游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甚至很多蜂蜂在评论区催更,所以冷门目的地,它又来了!


来自马蜂窝用户@放韭菜的风筝

这是座被水环绕的城市,风光秀丽柔和;千年建城史,又让城市充满古韵,从广深出发,高铁2个多小时即可到达,可谓冷门宝藏!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它就是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毗邻粤闽湘,赣州原名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改虔为赣,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


来自马蜂窝用户@晓娴2010

站在赣州八境台上,你还可以看到章江与贡江合流汇成赣江,滚滚江水向北奔涌而去,如诗如画。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侠V5

都说「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在江西的众多城市中,赣州似乎没有多么出名,但在唐宋,赣州可谓声名远播,甚至还是宋代36个大城市之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说的就是赣州。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侠V5

张九龄、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唐代马祖道一禅师、风水大师杨筠松分别在此弘扬禅宗文化、堪舆文化,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

时至今日,赣州依然保存着我国最完好的北宋城,拥有诸多两宋遗址,被称为“宋城博物馆”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甚至,江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唐宋石窟艺术群,也在赣州。


来自马蜂窝用户@姜姜好会玩

赣 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客家文化在赣南留下深刻的印记,比如建筑、比如美食...

赣州美食在江西也自成一派江西菜的爽辣,客家菜的朴实、粤菜的柔和、在这里融合,无论你无辣不欢,还是口味清淡,赣州都能满足。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此外, 赣州还以橙子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世界橙乡,可以用最低的价钱吃橙吃到爽!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赣州不是一二线城市,也不是网红城市,即使长假游客也并不多,市区景点集中,逛起来也不累,特别适合不想折腾,安静享受旅行的人。



来自马蜂窝用户@放韭菜的风筝

全城90%景点不收费,且各处相距不过几百米

一脚踏进千年宋城

古浮桥

赣州古浮桥,又称惠民桥或东津桥,始建于宋代(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浮桥之一

浮桥长约400米,由100多只小舟并排,用缆绳相连而成,上铺木板。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赣州城区三面环水,河面较宽,两岸往来曾主要靠渡船,宋以后,章、贡两河上先后建造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

现都 已拆除,只剩建春门浮桥被保存了下来,直到现在,浮桥每天还会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桥边生活在船上的渔民,以捕鱼为生,以船为家,船边还晾着鱼干;桥上常能看到他们卖鱼的身影,充满市井烟火气。


来自马蜂窝用户@摄影师么么锐

清晨或傍晚是浮桥最佳观赏时间日出时江雾朦胧,日落时浮桥镀金,光影极美。


来自马蜂窝用户@放韭菜的风筝

古城墙

现存全长3664米的赣州宋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北宋砖砌石城墙。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城墙始于晋代,最初为土夯,北宋时为防洪,用砖石修筑城墙,奠定了现存古城墙的基础,到了清代,为了防御太平军的进攻,又在城墙新建了东门、大南门、小南门、西津门、八镜台五座炮台,形成如今古城墙的规模。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沿着城墙走,基本上可以把赣州城的大部分景点一网打尽。古浮桥、八镜台、八镜公园、龟角尾、郁孤台等等。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侠V5

在城墙周围,可注意寻找下铭文砖,城墙中嵌有大量铭文砖,记录了不同时代的修缮信息,最早的铭文砖可追溯至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


来自马蜂窝用户@姜姜好会玩

八镜台

八境台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是虔州知军孔宗翰,在观赏章、贡二江汇合最佳位置的城墙上修筑的一座楼台建筑

因孔宗瀚绘制《虔州八境图》并请苏轼题诗而得名。苏轼前后为八境台写过两首诗,分别为《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和《八境图后序》。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侠V5

现在的八境台为仿古建筑,三层楼阁式建筑,高28米,总面积574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


来自马蜂窝用户@王贵的奇妙旅程

楼内还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丰富的历史文物。


来自马蜂窝用户@黄三十。

登高望远,一览章、贡二水,环流台下汇成赣江,烟云中奔腾北去,不失为一大胜景。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蒋经国故居

游完八镜台,沿着城墙往西南方向前行,就会看到蒋经国故居,他于1941年至1945年在此居住。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其旧居是仿俄式砖木结构建筑,他当年用过的办公桌陈列于其办公室,庭院内有一株于1941年亲手种植的白玉兰树保存至今,依然挺拔葱郁。

故居陈列的有一些泛黄的照片、书籍、生活用品等,特别是家训,语言朴素平实,值得一看。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郁孤台

「知赣州者寡,知郁孤台者众」辛弃疾一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让多少人知道了郁孤台,却少有人知它位于赣州。


来自马蜂窝用户@GOUJID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因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是赣州城内地势最高的游览点。

沧海桑田,原台已毁,如今所见楼阁,是1983年在原址大致按清代格局重建,其形制外观均未改动,重檐歇山式木构砖混结构,高3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


来自马蜂窝用户@fafa is fafa

郁孤台历史悠久,历代名人如李渤、苏东坡、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王阳明、郭沫若等都曾在此留下诗词。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台内还设有辛弃疾纪念馆,展示其生平事迹与诗词作品。

默吟着这首千古传颂的诗词,登上郁孤台。时过境迁,千年之后,诗尚在,城还存,江流依旧。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宋潮不夜城

非常繁华的古风街区,有很多网红打卡,赣州大字墙脐橙墙军门楼四贤都在这里。


来自马蜂窝用户@黄三十。

最建议晚上前往,亮起灯的诗词街和市集,好逛又好拍。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侠V5

灶儿巷

明代被称作姜家巷清朝初期有很多衙役住在这条巷子里,而衙役统一穿的制服是黑色,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演变成了"灶儿巷"。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灶儿巷全长约230米 ,巷道呈“S”型,地面不同于其他古镇的青石板,是鹅卵石以及少有的红条石。



来自马蜂窝用户@黄三十。

清末是灶儿巷商业最繁盛的时期,巷内现存的建筑主要是那时修建的,有作坊、宾馆、钱庄、衙署、民居,建筑风格也差别巨大,有赣南客家、赣中天井式、徽州建筑、西洋式建筑等。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如今的灶儿巷已不复昔日繁华,建筑安静地坐落着,没有一点商业气息,一弯胡同就着鹅卵石蜿蜒曲折,青砖灰瓦,花窗门楼,三三两两的行人或留足仰望,或拍照留念。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标准钟

标准钟广场,说是广场,其实是三条街交界处,标准钟就伫立在正中央的街心。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钟楼共六层,红砖砌成,古朴典雅,建成于1953年5月1日。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侠V5

90年代前,这里是赣州城区最繁华的地方,就如同上海南京路、 成都春熙路一样,代表了老赣州城的繁华。


来自马蜂窝用户@晓娴2010

赣州文庙

位于章贡区老城的赣州文庙形制基本完整,是江西现存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保存原状最完整的清代县学和祭孔场所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文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万仞宫墙、广场、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节孝祠,魁星阁、尊经阁组成的院落位于崇圣祠东侧,节孝祠在崇圣祠的西侧。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侠V5

现存的赣州文庙格局基本上是清乾隆元年的,建筑则大部分是清嘉庆九年以后重修的;

整个建筑群山墙多为曲线且变化有致,具有岭南建筑的风格特点,在结构、构造和装饰上又大量采用江西南部地方做法,是官式建筑地方化的典型代表。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大成殿采用重檐歇山顶,覆以剪边(黄绿相间装饰,古代一种高规格用瓦制式)的瓷质琉璃瓦,加上青花瓷的屋脊和吻兽,并配以彩瓷宝顶,显得雍容华贵。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慈云塔

文庙旁耸立着一座高高的砖塔,名曰慈云塔,又名舍利塔,塔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距今已980多年,是赣州城内最古老的建筑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慈云塔是一座典型的宋代高层楼阁式砖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塔原高42米,现高49.9米,塔身平面呈六角形,共9级,塔中心空。

塔身各层之间用砖叠涩出檐,并用砖雕饰成梁柱和斗拱。塔顶部安放有莲苞、铁形塔刹,造型优美。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2004年维修时发现神秘暗龛,出土60件经卷、书画、泥塑、铜像、木雕、瓷像等五代至北宋早期的珍贵文物。

赣州市区基本都能看到这座塔,相当于城市地标之一。不过因处在学校内不对外开放。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福寿沟博物馆

赣州地形呈盆地、丘陵,又地处章江、贡江交汇处,城市被水环绕,虽然旱季多于雨季,但一旦雨季到来,免不了饱受水患。于是,在东晋时期修建了古城墙,一来为了防御敌人入侵,二来也为了防涝。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但古城墙修好以后,城外的洪水确实不能进入城内了,但城内的洪水无法排出去,导致赣州古城被困在洪涝之中,于是历代的官员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北宋时,州守刘彝在前人修建的排水沟渠上做了升华,他设计并实施修建了“福寿沟”排水系统,以达到防洪排涝的作用。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刘彝沿城墙开设的十二个向外开的水窗,利用水的力量自动启闭阀门。当贡江水位高于城内水位时,可以借助江水的力量将水窗从外面封死,这样江水就无法倒灌入城;当城内水位高于贡江水位时,就可以借助积水的力量将水窗冲开,城内积水随之排入贡江。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由于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纵横纡析,或伏或见”,故名福寿沟。寿沟北宋时期完工,清朝重修,延用至今,是当之无愧的“活文物”

多少年来,不少城市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但同样经常被暴雨侵袭的赣州 ,却始终安然无恙。曾经的洪涝之地,变成了令人艳羡的水上浮城。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福寿沟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在博物馆内你还可以在一段已经挖掘的福寿沟遗址上走一走,感受古人的智慧。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渔的行旅日记

魏家大院

魏家大院就位于福寿沟博物馆旁边,始建于清代嘉庆末年,历经二百多年陆续营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最早开始建造的住宅是今天的罗家巷17号,魏氏称它为“老厅下”。道光年后又向两旁发展陆续扩建,直至清代末年还继续兴建了魏会英居所和学堂里建筑,形成了赣州城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家族民居建筑群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大院内房间多、过道多,并且每栋建筑物均用瓦廊相连接,外似单家独户,内却回转相通,似若迷宫极有特色。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30元解锁「江南第一石窟」

唐宋造像:通天岩

通天岩

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共保存石龛279座,石刻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是江南地区最大的石窟群


来自马蜂窝用户@fafa is fafa

这些石刻造像均为佛像,造像形态各异,雕工精湛,保存完好,有“江南第一石窟”的美誉。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除了石窟造像之外,还有如丹霞地貌,王阳明手迹摩崖、张学良避暑洞等丰富自然、人文景观,被誉为“赣南第一名山”。


来自马蜂窝用户@fafa is fafa

通天岩:因洞顶有“一窍通天”奇观而得名,是景区的核心景点。这里有众多石窟造像,以北宋时期的“毗卢遮那佛”造像最为著名

忘归岩:拥有独特的丹霞穿孔地貌,岩壁刻有王阳明的《忘归岩题壁》诗作。

翠微岩:保存82尊罗汉像及19品宋代题刻,艺术价值极高。

龙虎岩:岩石形状犹如龙和虎,栩栩如生,这里还有一些摩崖石刻。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观心岩:王阳明曾在此讲学,岩洞相互套叠,宛如迷宫,洞顶一线天光倾泻,禅意盎然。

广福寺:宋代古寺依傍丹崖而建,寺顶有天然悬空石洞,岩壁上宋代佛像群保存完好。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卧佛:23.66米长的卧佛雕像,依山而刻,气势恢宏。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可辣可鲜,可咸可淡

不可小觑的赣南美食

从赣州位置上说,它南面是广东 、东面是福建 、西面是湖南 ,又是客家人大本营,其饮食必然呈现多样性的风格。

三杯鸡、赣南小炒鱼、三鲜粉......粤菜的柔和、客家菜的朴实、 江西菜的爽辣,在赣南都能吃到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三鲜粉

三鲜粉是源于赣州安远县的一种客家小吃,制作不算复杂,将猪肉、猪肝、猪小肠(即三鲜)裹上淀粉,放于锅中煮熟,连汤倒入煮熟的米粉中即可,也可加入青菜。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与传统江西口味相比,三鲜粉的客家风味尤其突出,简单的咸鲜味即是全部。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好在,在赣南辣椒从不在桌上缺席,来上一两勺,增鲜又增辣,何乐而不为。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赣南小炒鱼

小炒鱼是赣州菜无可争议的代表,属于典型的客家风味,与一般而言的赣菜已基本没有共通之处。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小炒鱼的主食材为草鱼块,先将鱼块以酱油、米醋、盐腌制,裹淀粉后下油锅炸制半熟,然后再加葱、姜、红椒等调料炒制,出锅前再勾上芡汁,一盘酱汁浓稠、色泽金黄的小炒鱼就制作完成。

吃起来的口感是外酥里嫩,油香咸香之上带着淡淡的酸香,轻重适宜,既有味又不让人感到油腻。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宁都肉丸

宁都肉丸是赣州宁都县的传统美食,制作时选用上等猪肉,加入薯粉,经过反复捶打,使之韧劲十足,爽口弹牙。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肉丸可以煮汤、蒸、炸或炒,吃起来口感Q弹,肉汁四溢。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兴国米粉鱼

兴国米粉鱼是赣州兴国县的传统名菜,米粉鱼是个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名字,其实这份食物应该理解为粉蒸鱼加米粉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将煮至七八成熟的米粉调好味放于笼底,铺上一层腌制好的草鱼片、撒上米粉,再将其蒸熟便成。

草鱼片外滑内嫩、咸香油辣,垫于其下的米粉也带上了十分特殊的油润又干爽的口感,完全是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搭配。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瑞金牛肉汤

瑞金牛肉汤是赣州瑞金市的特色,带有浓郁客家色彩,制作时将鲜牛肉切丁或短条,裹上适量的红薯粉下锅煮,加盐、味精等调味,再加适量红薯粉让汤汁更亮更稠,食用时盛入碗中,撒上,葱花、芹菜末、姜末和酱油辣椒。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咸鲜香辣的滋味,粘稠顺滑的汤包裹着外嫩内柔的肉,吃起来无比痛快。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信丰萝卜饺

信丰萝卜饺是赣州信丰县的特色小吃,饺本质上是薯粉饺的一种,将薯粉皮包裹上以白萝卜、猪肉、鱼肉混合而成的馅制成。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蒸熟后的萝卜饺通常有着褐色半透明的皮,质地柔软,吃上一口外皮绵软有韧劲、内馅咸香适口极其柔嫩,萝卜香气尤其突出。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上犹包米果

上犹包米果非常类似肠粉,用黄元柴灰水浸泡的晚稻米磨成米浆,根据时令的不同加入各种蔬菜,如春季包艾草,夏季包豆角,秋季包芋头,冬季包萝卜干,或配上蛋肉等。

食用时调上酱油、辣椒、咸菜等,肠粉爽滑柔韧而丰富的口感加上咸香酸辣的味道,让人停不下口。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石城芋饺

石城芋饺是赣州石城县的传统小吃,选用本地芋头削皮、蒸熟、捣泥,混入木薯粉揉成淡紫色的面团,包进香菇肉馅捏成三角状,沸水煮5分钟呈现半透明状。外皮糯而不粘,冷后不发硬。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大余烫皮

烫皮是赣州客家地区又一种与肠粉非常类似的食物,以大余县的烫皮最富名气。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同样是将米浆摊平蒸制而成,可加入肉蛋菜等馅料,烫皮不同于包米果的主要之处在于食用方法,食用时会单配一碗咸汤,将烫皮蘸汤而食,味道清淡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三杯鸡

三杯鸡是江西传统名菜,传入台湾后被改良而纳入台湾菜体系中。 江西省内的三杯鸡有比较多的流派,赣州宁都的三杯鸡便是最有影响力的之一。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三杯鸡之名的“三杯”来源于制作此菜时只需使用一杯米酒、一杯酱油、一杯香油这三种调料,其他辅助调料各地略有差异,但整体而言鸡肉所呈现出的味道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咸香油香,吃起来口味适度,多食不齁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鲸时咖啡

赣州本土品牌咖啡,有多种本地化的特色饮品,如江西辣椒咖,咖啡喝起来带有些许辣椒的香气,味道新奇。


来自马蜂窝用户@多多熊


出游目的地推荐

100%

点个在看,发现新宝藏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