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波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来自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的教导员胡祥雨,正是其中一员。
2019年,胡祥雨从警犬大队转岗担任刑侦一大队教导员,开始从事刑侦重案及打拐寻亲工作。近6年时间,他为790名失踪被拐人员找到回家路。
胡祥雨
面对“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一殊荣,胡祥雨表示,这份荣耀是鞭策,更是新的起点,“将继续扎根基层,用有温度的工作成就百姓团圆梦”。
打拐英雄荣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份荣耀是鞭策,更是新的起点”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除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劳动者,还有工艺美术师、羌绣技艺指导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
胡祥雨获得的勋章
4月28日下午,胡祥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基层民警,通过层层选拔,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还有幸受邀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大会,“真的很激动。”
2019年,胡祥雨从绵阳市公安局警犬大队转岗到刑侦支队,担任一大队教导员,负责刑侦重案及打拐寻亲工作。近6年时间里,先后组织侦破涉拐等侵犯妇女儿童权益案件40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00余名,帮助数百个离散家庭实现和谐团圆。截至2025年4月,胡祥雨和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为790名失踪被拐人员照亮回家路,群众称他为“打拐英雄”。
这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胡祥雨告诉记者,党和国家给了他这么高的荣誉,这份荣耀是鞭策,更是新的起点。“我将继续扎根基层,用有温度的工作成就百姓团圆梦。”用担当守护万家灯火,在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中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从警犬专家变身“打拐英雄”
“实现打拐工作信息化,让更多离散家庭团圆”
1999年,胡祥雨从中国刑警学院警犬技术专业毕业后,来到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队工作,在与警犬长达20年的朝夕相处中,他勤学苦练、用心钻研,从一名普通训导员逐步成长为全国警犬技术专家、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
胡祥雨介绍,从警犬队转岗担任刑侦支队,面对岗位转换带来的重重挑战,他主动自学、加强训练,积极投身大案要案侦破工作,连续侦破3起2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
在参与侦办相关打拐案件时,一个个失踪被拐儿童与亲生父母骨肉团聚的场景让胡祥雨备受触动,更加坚定了做好打拐寻亲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的决心。
胡祥雨的荣誉证书
胡祥雨至今还记得,寻亲多年无果的女孩小高是胡祥雨助力成功的第一个圆梦人。收到小高发来的求助信息和DNA血样采集卡后,他第一时间完成血样入库,迅速确定一名亲缘关系人,并向其居住地云南昭通警方发送跨区域协作通报。三个月后,经公安机关、村社干部、志愿者三方共同努力,最终确认了小高亲生父母的信息。
“胡叔叔和寻亲志愿者影响了我一生。”小高诚挚的热泪和激动话语,让胡祥雨深刻体会到群众寻亲成功后的喜悦及对警察发自肺腑的肯定,也让他更加坚定地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其实,打拐寻亲工作很多时候是困难重重,因离散年代久远,大多数寻人线索比较模糊,特别是被拐幼童,没有照片、没有记忆,加上社会变迁,让寻亲工作很难找到突破口。”随着打拐工作的逐步深入,胡祥雨下定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让每一个离散家庭圆梦。
通过一起又一起案件的磨炼,胡祥雨在反拐寻亲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他立足具体线索核查,积极整合DNA研判、互联网等各类科技资源,不断练就过硬技能,实现了打拐工作信息化。随着,越来越多的离散家庭因胡祥雨的帮助而团圆,他被寻亲群众誉为“打拐英雄”。
借助民力让团圆迈上快车道
“和谐团圆,让爱更好地回家”
2021年7月,绵阳市公安局设立“胡祥雨工作室”,制定规范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寻亲流程。2023年,“胡祥雨工作室”被四川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团圆工作室”。随着一个个离散家庭团聚,胡祥雨的“名气”越来越大,向他求助的寻亲群众也越来越多,工作量随之不断增大。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胡祥雨工作室经过几年的运行,已联动全国各地志愿者、7000余个寻亲家庭,形成了反拐团圆“警民共治”新格局。胡祥雨建立的“团圆绵阳——我们在行动”微信群,先后招募和聘任1000余名志愿者,广泛发动和借助民间及网络力量开展宣传、线索收集初查、样本采集等工作,推动打拐工作向科技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现在,胡祥雨的手机里有6500余个寻亲微信好友、200余个寻亲群组,平均每天会接到数百个(条)寻亲求助的电话、微信和短信。同时,胡祥雨工作室还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缘梦公益等爱心组织开展互动,对寻人线索共同开展分析,共同开展寻亲工作。
对于胡祥雨来说,“找到”并不代表工作的结束,解除他们心理上的顾虑也是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2024年,罹患癌症的寻亲妈妈张立花向胡祥雨求助,寻找被拐30年的儿子张合超。当胡祥雨通过大数据比对出高度疑似张合超的男子,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对方毫无心理准备,且早已成家生子,对认亲十分抗拒。胡祥雨没有急着说服对方,而是从日常聊起,慢慢给他讲述了张立花一路寻子的经历。3个月后,男子的心结终于被打开,开始主动配合警方工作,确认他就是张立花失散多年的儿子。此后随着联系越来越多,母子间亲情的联结更加紧密。
胡祥雨说,失踪被拐人员往往与亲人失散多年,他们与原生家庭的融入并不一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双方都可能面临情感联结、身份重建等新课题,适当的心理干预重要且必须。
这6年时间里,从2019年找回失踪被拐人员26名、到2020年找回41名、2021年找回142名、2022年找回187名、2023年找回139名、2024年找回195名……不断攀升的团圆数字,温暖了一个个家庭,也是胡祥雨和他的团队孜孜不倦地艰辛付出。
胡祥雨说,警察不仅是执法者,更是服务者,职责不仅仅是打击犯罪,更要用有温度的方式,把工作做到人心里,努力实现离散家庭和谐团圆,让爱更好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