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汇康健这块土地上,家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沉淀。明朝著名学者张子象(1508—1587年)专为子孙后代撰写家训“王屋公庭训”,警示后代“修身厉行、笃志力学”。清朝乾隆年间,先后两次为张氏家族立牌坊,褒奖教子有方、教子孝行。其中,西面的牌坊区域(今康健街道辖区)被后人称作西牌楼,通过兴办教育,从“耕以致富,读能荣身”到“为民造福,振兴中华”,为一方水土和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的人们,传承和积淀了厚重的人文荟萃和家风家教。
好家风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幸福密码,更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温暖力量。最近,康乐片区妇联、康乐小区党总支、康乐街区党支部和蔬心家市集妇联联手开办了“康乐新力量·家风大课堂”,把社区里那些热心肠、有本事的“智慧妈妈”和“能人爸爸”都聚在了一起,让家庭里的生活智慧,变成解决社区问题的金点子。
近日,家风大课堂在康乐小区热闹开讲。康乐小区党总支书记陈洁以“聊聊家庭、家教和家风”为题,用亲切朴实的邻里家常话,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家风课。在她的启发下,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在社区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设施、尊老爱幼、勤奋学习。
家风大课堂在康乐小区热闹开讲
家风大课堂还请来了蔬心家市集妇联主席侯烨幸。这段时间,桂东市集正在改造,这个街坊们天天要去的“菜篮子”牵动着大家的心。侯烨幸带着大家畅想未来:改造后菜品种类是否会更丰富?平价菜摊是否继续保持物美价廉?现场还有老人期待开辟便民缝补角,孩子们也编出了心目中的彩虹菜篮子。这场“市集畅想会”,让街坊们在交流中凝聚共识——菜篮子里兜住的不仅是柴米油盐,更是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温度与智慧。
“我们办这个课堂,就是想让社区里的行家里手都有用武之地。”陈洁笑着说。康乐片区妇联副主席蔡佳薇说:“当每家每户的好家风汇聚起来,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能让整个社区越来越和睦。”接下来每个月,这个充满烟火气的课堂都会如期开讲。教孩子知书达理的王老师、擅长调解邻里纠纷的赵叔、垃圾分类达人李阿姨……这些身边的“民星讲师”将轮番登场,用最鲜活的家常话,解答大家最关心的身边事。一位居民感叹:“原来好家风不只是挂在墙上的家训,更是我们每天实实在在的生活。”
记者:吴会雄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