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新闻网报道,在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及,为获得关键稀土,美方发布了海底采矿行政令,这一举措遭到了环保主义者的反对。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的行政令涉及不属于国家管辖范围的国际海底区域。根据国际法,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属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在国际海底区域从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活动,必须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内进行。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这次可真是被稀土问题逼急了,居然打起了海底矿藏的主意。就在近日,特朗普正式签署了行政令,允许一些矿企去太平洋底开采那些富含镍、钴、锰的多金属结核,据说光东太平洋那一块的储量,就超过了陆地所有储量的总和。但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按照国际规矩,深海采矿得经过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点头才行,美国虽然参与制定了《海洋法公约》草案,却一直拖着不签字,这并不妨碍特朗普政府另辟蹊径,他们打算直接绕过ISA,依据美国国内法授权企业开采。
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秘书长莱蒂西亚·卡瓦略直接就说自己“特别担心”,还警告说,所有的勘探和开采,都必须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管理下进行,美国这种自己瞎搞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把大家一起遵守的原则都破坏了。话说得这么重,可美国就跟没听见似的。
特朗普(资料图)
好多国家都觉得,不能光想着赚钱,就把环境风险扔一边不管。海底采矿可能会把渔业和海洋的食物链都给破坏了,还可能影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深海保护联盟的联合创始人马修·詹尼说,海底差不多一半的物种生长发育,都得靠那些多金属结核,要是采矿,整个生态系统都会被彻底毁掉,采矿产生的那些东西还可能到处扩散,把其他地方的生态也给连累了。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学家丽莎·莱文也提醒大家,打乱深海生态系统,会引发一连串特别严重的后果。
批准海底探矿事件,背后有着强大的利益集团推动。一些大型矿业公司,如加拿大金属公司,为获取海底采矿许可,多年来在美国华盛顿大力游说,自2021年以来花费高达68万美元。这些利益集团看中了海底矿产开发潜在的巨额利润,通过政治捐款、游说等手段,影响美国政府决策。而美国政府部分政客为了获取竞选资金、巩固自身政治地位,与这些利益集团相互勾结。这种政治商业化行为,使得美国政府决策偏离了基于国家整体长远利益和国际道义的轨道。
深海采矿看似前景广阔,但其“技术黑箱”仍令人生疑。尘土、噪音、生态破坏等问题,尚无公认解决方案。在没有国际共识标准的前提下贸然推进,可能会引发全球环境组织和沿海国家的联合反弹。特朗普此次决策,既可能引发“科技推动下的深海产业革命”,也可能演变成又一场全球矿产资源争夺战。从经济利益到国家安全,美国试图重新定义深海的战略价值。而深海是否真能支撑起下一个全球矿产秩序,仍有待时间检验。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在稀土加工技术上的短板,使它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起独立的稀土加工产业链,这一计划不仅在国际法律和道义上站不住脚,在技术和经济层面也面临重重困难。特朗普政府在贸易问题上的错误决策,导致美国相关产业陷入困境,而其寻求的所谓解决方案,更是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满和担忧。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应该认识到,任何试图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行为,最终都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