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交火了,为打击巴基斯坦,印度直接在乌里水电站开闸泄洪,直接导致巴基斯坦境内杰赫勒姆河水水位上升,给当地居民造成极大影响。
此前,巴基斯坦已经明确表示过,如果印度有任何改变印度河水的企图,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巴基斯坦政府将严厉回应。
这么看,印度等同于宣战了!
在印度开闸之前的七十二小时里,印巴实控线两侧的枪炮声不断,发生了三次军事冲突。战线主要集中在克什米尔实控线的利帕谷地区,以及撒玛尼班拉达地区,巴基斯坦军队已经摧毁了印军的两个哨所。
在印度开闸泄洪的同一天时间,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还很主动的表示,巴基斯坦无意采取任何行动,如果印度采取行动, 那么巴基斯坦不得不“对等回应”。
话音刚落,印度就直接开闸泄洪,根本没考虑过这么做的后果。印度之所以敢在水流上动手脚,原因就是因为印度自信的认为,巴基斯坦实力不济,根本没有能力和印度一战。所以,印度敢于撕毁《印度河河水条约》。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巴基斯坦军事实力不如印度?
诚然,巴基斯坦3884亿美元的GDP体量尚不足印度3.85万亿美元的零头,但是,印度或许忘记了,2024年印度军费开支占GDP比重仅为2.1%,而巴基斯坦这个数字长期维持在3.5%以上。
在装备上,印度"万国牌"装备体系一直被人诟病,法国阵风、俄罗斯苏-30MKI、以色列雷达、美国发动机,这种看似豪华的武器库在实战中反而可能成为致命短板。
反观巴基斯坦,通过中巴联合生产的枭龙Block3战机,不仅实现了70%以上的国产化率,更在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和PL-15E导弹加持下,构建起覆盖印度全境的防空拦截网络。
这些中巴联合研制的三代半战机,特别是最新型Block3版本,配备的KLJ-7A相控阵雷达能锁定170公里外的目标,PL-15E导弹射程突破145公里。
而位于卡姆拉的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正以年产20架的速度生产枭龙,这种"战时随时能爆兵"的能力,让巴方在持久消耗战中占据独特优势。
在水资源的使用上,印度显然打错了算盘。作为下游国家的巴基斯坦手握《印度河河水条约》这张国际法护身符,随时可以诉诸联合国安理会。
最新卫星图像显示巴基斯坦陆军正将封存的M110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与SH-15卡车炮集群调往实控线区域,退役多年的59式坦克也在铁路平板车上重现身影。
印度陆军引以为傲的4000辆T-72/T-90主战坦克确实构成钢铁长城,但翻开南亚军事冲突史会发现,自卡吉尔冲突以来印军炮兵始终是拖后腿的存在。
2019年巴拉科特空战后,印度在军事总结报告中承认"火炮数字化程度落后对手十年"绝非偶然。
巴军炮兵参谋部早已摸透这个规律,印军前沿观察哨至今还在使用光学测距仪计算射击诸元时,巴方无人机操作员已经用热成像镜头锁定目标坐标。
当印军炮群完成首轮齐射准备转移阵地时,巴方反炮兵雷达的运算系统早已解算出其经纬坐标。
当前, 特朗普下令,不允许巴基斯坦的F-16迎战印军,因此,巴基斯坦空军挑大梁的,只有歼-10C。
歼-10C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导弹,配合枭龙Block3组成的空中杀阵,正在构建起不依赖美制武器的防空体系。当印度苏-30MKI飞行员还在为矢量发动机的炫技动作沾沾自喜时,巴方飞行员已经在模拟器中演练超视距截杀战术。
歼-10C搭载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就像装了千里眼,240公里的探测距离让印度的F-16V都相形见绌,F-16V的雷达也只能扫描到200公里外的目标。这种技术代差意味着在空战中,歼-10C完全可能做到"敌未至而剑先出"。而歼-10C所搭载的霹雳-15空空导弹200公里的超远射程,足足甩开美制AIM-120D导弹80公里。
印巴之间最危险的变量,在于双方都在突破传统战争边界。
印度将俄乌战场验证的无人机蜂群战术引入克什米尔山谷,巴基斯坦则把退役坦克改装成无人装甲突击队。
当59式坦克的100毫米线膛炮重新填装破甲弹,T-72的自动装弹机塞满3VBM17穿甲弹时,两个核大国随时都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以印度的实力,很难支撑起大规模战争,莫迪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不过,巴基斯坦一直都很克制,印度开闸泄洪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给中国打了一通电话。
王毅外长在电话中表示,中方明确支持巴方反恐的正当性,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权益,支持巴方开展公正调查。王毅外长还特意提醒,冲突只会影响印巴双方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地区和平。
所以,印巴当下要做的,是给事态降温,解决矛盾,而不是因为一方的盲目自信就置两国人民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