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晚睡

一位92年的博主“茉莉爸”,在网上讲述了自己作为全职奶爸的心路历程。

他和妻子结婚后很快有了孩子,由于双方老人都没办法提供帮助,经济条件又不允许请保姆,谁在家里带孩子成为摆在他们夫妻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妻子的工作是体制内的,他是做宠物用品销售的,相比之下,还是他的工作自由度更高一些。

于是,他选择成为了一个全职奶爸。


宝宝5个月之内,妻子在休产假,两个人一起带,他还没觉得有太大压力。

产假结束了,妻子去了外地工作,只有每周五才能回家,平时家里只有他和女儿两个人。

日子开始变得难熬。

首先,他的生活作息要全部跟着女儿的来。

早上6点,宝宝醒了,他得起来给她冲奶粉,陪玩到8点。

上午宝宝能眯一会,他就趁着这个时间处理点工作上的事情。

吃完午饭,他要带着宝宝去户外公园或室内游乐场玩。

下午5点左右到家,宝宝犯困,等她睡着,他要做饭、剪视频。

晚上她又醒了,他要给她放动画片,讲儿童绘本。

直到11点以后,他们才能躺在床上,等待最终入睡。

八个月到十五六个月期间,宝宝开始不睡整觉,每隔3小时左右就会起一次夜。他要时刻关注着她,她醒他也醒,睡不踏实。

那段时间,他整夜整夜地失眠。

他每天的生活被分割成很多小块,每一块都跟着孩子的需求走,他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只有半夜能刷刷视频,打两盘游戏。

其次,他失掉了价值感。

没有做全职奶爸之前,他每个月赚2万多块钱,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作为男人,很有成就感。

回归家庭之后,他只能做做兼职,收入锐减到千把块钱,还不是每个月都有。

曾经能赚钱的他,受人尊重,不需要看别人脸色,现在收入上的巨大落差,让他内心产生了一种失衡感,觉得自己的价值被浪费了。


在这种心态下,他非常希望得到妻子的理解,能够对他的付出和牺牲回报相应的情绪价值。

比如时不时送个小礼物,话语上体贴安慰等。

但妻子在这方面忽视了他的需求,每周五回到家,他带着宝宝在门口迎接她,不仅没有得到“老公带娃辛苦了”的安慰,反而被指责。


比如她看到宝宝就说,“你爸从来不给你换新衣服,身上这么脏”。带娃很累,他根本顾不上给宝宝换衣服。

听到这些话,他心里迎接她的欢喜全都变成委屈。


在他照顾期间,女儿还生过一次大病,直接住进了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整整5天,他没洗过澡,没换过衣服,在医院里陪伴孩子。

孩子万幸康复后,他的父母却埋怨他,怎么带个孩子都带不好,我们小时候带你就没这么多事。他表示那一刻自己感觉很委屈。


女儿茉莉2023年5月出生,他宝宝五六个月开始带,独立带娃仅仅一年多,他就感觉到自己抑郁了。

整晚睡不好,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回想起之前的生活就流泪,两个月瘦下去20斤。


自己状态不好,也影响到了夫妻感情,两个人经常发生争吵,孩子一岁半时,他们离婚了,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单亲爸爸。


看完“茉莉爸”的故事,真有点……幸灾乐祸。

“不就是带个孩子吗,怎么就抑郁了?”

母亲在家带孩子,被形容为一种福利,“能天天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怎么,这么幸福的事情轮到男人,就哭天喊地起来了?


当然我不是针对茉莉爸个人,他以男性的视角,亲自体验了一把产后抑郁是如何形成的,让社会看到千千万万宝妈的困境,可谓功德一件。

我只是觉得非常讽刺,茉莉爸不过是带了十几个月的宝宝,不仅把自己搞成产后抑郁,还把婚姻干解体了。

要知道,他只是接手了女儿来管,还没“亲自”生,没有体会到10个月大肚子的种种艰辛,以及产前产后激素骤起骤落带来的折磨呢。




如果宝妈都像他这么“脆弱”,90%的家庭都维系不下去了。

他诉说的那些委屈,不过是无数妈妈最普通的生活碎片。

妻子回家嫌弃孩子穿的脏,说你爸爸怎么不给你换新衣服,不是很多男人最喜欢说的话吗?

老婆在家看孩子,没给孩子打扮的干干净净是错的;没收拾好家务是错的;没做好四菜一汤也是错的。

他们只觉得自己辛苦了一天回到家,看不到家里人的辛苦:

“你这一天都做了啥呀?”

“带个孩子有那么累吗?”

他说女儿喜欢让他抱着,每次出门他都要抱,生生把自己抱出了腱鞘炎,手臂的肌肉都变发达了,我嗤笑一声。


想当年我以90多斤的小身板,抱着30多斤的胖宝宝健步如飞,手臂上还挂着一个装满尿布、奶瓶和换洗衣服的大包。

有没有得腱鞘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胳膊再酸痛,我也不能把他放地上。那是宝宝,不是麻袋。

实在疼的受不了了,我会蹲下来,把宝宝放在腿上缓一缓。

还有什么孩子不睡整觉,晚上会醒好多次,这算什么呀?不过是每一个带孩子的妈妈常规操作,而且好多妈妈第二天也是要上班的。

他妻子出去工作,没嫌弃他不赚钱,也没有不给家用,只不过没有给足他想象中的情绪价值,他就觉得委屈,干脆离婚。

换成女性这么做,早被骂出八条街了。

“你太不知足了,有人养你还想怎么样?”

“我,一个男的,竟然得了产后抑郁”,是“茉莉爸”在视频平台上给自己气的标题。


但男人懂什么产后抑郁。

男性的产后抑郁不是真正的产后抑郁,那种绝望的感觉更多来自于男性无法对全职奶爸产生身份认同。

他们潜意识中默认带孩子不是自己的任务,当自己承担了一个本不应该由自己承担的任务后,委屈和不甘心很容易不请自来,占据身心。

当传统一直强调做母亲带孩子就是女性最大的价值,男性则理直气壮地认为,“我在家带孩子,我的价值被浪费了。”

男性追求的是社会角色上的成功,他们希望得到被世俗定义的价值,却要求女性心甘情愿接受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

女性的产后抑郁才是一种真正的绝境,被困在母亲的身份中,无声地沉没,系统性地被社会遗弃,不能叫嚷,也无法被准确地理解。

一个男性走入女性的困境,只是稍微体验到了一点女性的痛苦,便开始喊叫起来,外面却有无法计数的女性持续身处在比这更煎熬的境地。

本文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

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你的爱怎么了》。

晚睡咨询邮箱:wanshui0512@163.com

星标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