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个楼层可以闭眼买,是内行公认的黄金楼层,入住才知道多舒服。

在房地产市场中,楼层选择一直是购房者最纠结的问题之一。据贝壳研究院2023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居住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5%的购房者在选房时会因楼层问题产生决策困难。过去房价涨幅大的时候,随便买都不怕,但现在房价回归平稳,有的小区房价还会跌,选一个好楼层的房子,不仅住起来舒服,出租、出售也容易。为此,我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原来,楼层的选择是有讲究的,下面为大家介绍六个最具购买价值的黄金楼层。



一、带院子的一楼:都市里的田园梦想。

“一楼带院子的户型在改善型住房市场中最受欢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住宅研究所所长周燕珉教授认为。这类产品通常出现在容积率1.5以下的洋房社区,如绿城开发的某春风系列项目,带院一楼溢价普遍达到15-20%。而且这类小区通常安保工作做得好,低楼层也不怕出现小偷光顾的情况。

我还采访了一位有多次置换经验的业主王女士,她分享,30㎡的院子不仅让孩子有了玩耍空间,2020年上半年还实现了蔬菜自给自足。拥有一个大院子,可以回归田园生活,接触新鲜空气,孩子荡秋千,大人种点花,真是怡然自得。

二、阁楼顶楼:颠覆传统的居住升级。

中国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陈一峰表示,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已有效解决顶楼漏水和隔热问题。以万科某翠系产品为例,采用双层防水+陶粒混凝土隔热层,投诉率低于0.5%。

过去我们对顶楼一直有一个误解,容易漏水,夏季太热,但现在技术发展加速,不少品质小区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上海陆家嘴某豪宅项目销售数据显示,带阁楼的顶楼户型去化速度最快,购买者中80%为高净值人群。用一位业主的话来说,6米挑高阁楼改造成私人图书馆,270°观景阳台的价值无法替代。



三、次顶楼:精英阶层的理性之选。

次顶楼还有一个美称,即凤凰层,因楼层较高而得名,寓意很好。次顶楼兼具顶楼优势和更低漏水风险,是精明投资者的首选。次顶楼平衡了低楼层和高楼层的问题,兼具通风好、采光好、价格优势。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米阳这样认为。知名小区深圳湾一号的成交记录显示,次顶楼价格虽比顶楼低8-10%,但租金回报率反而高出0.3个百分点左右。

不过内行人提醒,购买次顶楼需注意:确认电梯配置比(1梯2户为佳);查看消防连廊设计;了解设备层位置。满足这些条件的次顶楼,保值能力更强。

四、4-6层:适老化设计的典范。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显示,居住在4-6层的老年人跌倒风险比高层住户低63%。北京“适老化住宅标准“明确规定,老年友好型住宅不宜超过6层。

实地调研发现,万科“某园“系列养老项目中,5层住宅的电梯使用频率比高层低45%,紧急情况疏散时间快2.3分钟。退休教师老陈去年从25层的高层换到4层的小高层后,直呼低楼层好处多多,电梯维修和停电期间出门也不受影响,每天上下楼3次,既锻炼身体又不会太累。



五、三分之二楼层:黄金分割的科学选择。

三分之二楼层的优点和凤凰层类似。同济大学有研究发现,在总层高2/3位置的楼层(如18层中的12层),PM2.5浓度较底层低42%,噪音分贝下降37%,是最佳居住高度带。

以成都某刚需盘为例:12层单价较中间层(8-9层)高约5%,但较次顶楼(17层)低12%,性价比优势明显。置业顾问刘先生给购房者这样说,同样的预算,买12层比买8层每年省下300元空调费。

六、9-11层:“扬灰层“的认知误区。

这里辟个谣,个别置业顾问为了把别的楼层早点卖出去,会说9-11层灰尘大,是“扬灰层“。针对广为流传的“扬灰层“说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胡京南团队通过为期3年的监测证实,9-11层PM2.5浓度与其它楼层差异不超过5%,所谓“扬灰层“并无科学依据。广州某刚需盘销售总监透露:“预算有限的年轻家庭最爱选10层,既能避开低层潮湿,又省下装修款。“

相反,这些楼层具有独特优势:

1. 价格优势:较同等条件高楼层便宜8-12%。

2. 消防优势:云梯车救援成功率达98%。

3. 心理优势:恐高症接受度最高。

总之,楼层选择本质是生活方式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好楼层,只有合适的楼层。建议购房者结合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和居住习惯,在专业顾问指导下做出理性选择。

最后,专家还建议,不同的群体可以结合自身需要选择楼层。

1.考虑投资偏好:次顶楼>带院一楼>阁楼顶楼。

2.考虑养老需求:4-6层>带院一楼>三分之二层。

3.考虑刚需自住:9-11层>三分之二层>4-6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