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4月28日,记者从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深化金融参与村庄规划实施试点,临沂市深入打造“四角岭”美丽宜居模式,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土地整治+特色农业产业运营”,有效破解乡村建设中的“人、地、钱”矛盾,实现贷款投放12.7亿元。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实体经济的血脉,其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20年9月,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印发《山东省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20〕211号)中提出“探索试点金融参与村庄规划”,成为临沂金改试验区第一项重点改革任务。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杰介绍,“四角岭村模式”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内容涵盖乡村规划、金融服务、农房建设、土地整治等多个领域,点多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发展银行临沂市分行等有关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专项协调机制,协同推进重点任务。
“为畅通信息对接渠道,挖掘有代表性、高质量的试点项目,我们对村庄规划备案汇交机制进行功能延伸,在村庄规划备案审查阶段分析提取产业项目信息,建立金融参与村庄规划实施产业项目名单库。”李杰表示,从规划编制、企业实力、项目类型、资金需求等多个维度分析项目实施潜力,最终选取了以新型农房建设为抓手的四角岭村方案。
为强化战略人才支撑,有关部门探索成立了一支熟悉信贷政策、产业政策、项目投融资规划、村庄规划等专业知识的金融规划服务团队,围绕村庄发展定位、特色产业选择、项目建设财务可行性、普惠金融配套服务等领域,全过程、全周期服务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为打造“四角岭村模式”典型案例提供了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