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身体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应运而生, 可供选择的保健品种类多如牛毛。
但是却有一些不良商家瞄准了保健品这一品类,在宣传和制作上造假不断。
4月27日晚,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曝光了保健品行业的一些内幕,引起了激烈讨论。
一些商家宣传的“全球购”保税仓发货的保健品,其实根本不是所谓的进口产品。
这条造假售假黑色产业链在央视记者卧底调查之后被曝光。
互联网时代正在飞速发展,线上卖货逐渐成为主流,保健品也不例外。
市面上保健品这么多怎么才能突出重围呢,一些商家开始在宣传上制造噱头。
国产保健品的赛道上已经挤满了,于是开始在进口商寻找突破口,宣称是外国货。
殊不知这些保健品在包装上介绍的原产国根本查不到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进口”。
有消费者向媒体提供了涉嫌假进口保健品的线索,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找到了一款售价为129元的女性保健品。
这款保健品也算是一款网红产品,电商平台上显示已经售出了近4万件。
商品页面上标注着非常醒目的“全球购”三个大字,在商品详情页显示这款女性保健品是进口产品,原产国美国,保税仓发货,还有的商家直接标注“美国原装进口,海外直采”。
面对这些听起来都非常“唬人”的保健品,在国内都查不到相关信息,只能相信商家宣传的。
大批消费者听信商家的话之后,纷纷开始抢购,商品评价一栏中几乎也都是好评。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款保健品能够如此畅销也是意料之中。
这些商家明知道自己是虚假宣传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查不到自己身上。
在我国相关规定里,对跨境商品有所定义。其通常是指在境外经正规渠道采购,历经清关流程,从保税区等特定监管区域发货的商品。
然而,记者依照该产品详情页的介绍,于海外众多品牌里进行搜索,却未曾发现相关产品,甚至连品牌都遍寻不见。显然,此款商品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
紧接着,央视记者深入多地对一些所谓的“全球购”保健品进行调查。
在安徽阜阳,一家从事相关保健品生产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各种手续齐全和正规,他们为此在香港注册了一家有相关资质的公司。
实际上他们在香港注册的这家公司只是一个空壳公司,只是为了方便给客户提供合法的手续,比如跨境手续,但其实这家公司并没有参与保健品的生产,产品的一整套生产流程还是在安徽阜阳进行的,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时候,这款原产自安徽阜阳的摇身一变成为了香港产品。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国目前尚未对跨境保健品作出明确规定与要求,故而这些产品在成本与质量方面皆难以令人满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安徽存在一些奇特企业,其套路与某些企业如出一辙。它们借助一家香港公司办理跨境手续,售卖在安徽生产却标为“香港产品”的商品。
在他们的线上直播间中,相关产品被宣传称原产国是在澳大利亚并且收获了很高的销量,实际上公司为了节约成本,用的都是安徽生产的产品。
这些都是保健品行业惯用的骗局,以前总是说老年人容易掉进保健品的陷阱中,其实不然。
年轻人也开始对各种各样的保健品青睐有加,还经常调侃道:熬最深的夜,吃最贵的保健品。
没想到很多人眼中的国外高级保健品,是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钻空子虚报的,这样就不用在质量上做太多的要求。
这些保健品上都会有虚假的含量标识、品牌和一些非常夸张的治疗功效,然后再在成本价上增加5-10倍不等,消费者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掉进了商家挖好的陷阱中。
一些保健品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早在今年一桩关于保健品的诈骗案就引起过轩然大波。
2021年底,70所对的孟阿姨在听完一场健康知识讲座之后,花费一万多元购买了一款保健品,有着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名字——“御用上方”。
可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孟阿姨发现商家宣传的疗效并没有在自己身上奏效,于是便联系相关工作人员退款。
一听到孟阿姨的诉求,商家开始百般阻挠孟阿姨,并告知她吃的时间还不够要再吃一段时间。
据了解,“名医讲师”在介绍这款产品时宣称这是古代进贡给皇帝的秘方,能治疗多种疾病。
孟阿姨一听心动了,用自己攒下的一万多块钱购买了这款保健品。
就这样在服用了六个月还不见效果之后,孟阿姨一怒之下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一个月后,嫌疑人被抓获。
调查之后的质量经嫌疑人组织了不少老年人参加保健品推销活动,具体流程就是聚集老年人和一些所谓的名医讲师吃饭,一边吃饭一边向这些老年人推销产品。
随后又有其他嫌疑人被抓获,涉嫌金额高达1.4亿,别骗的全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原来这些被卖出天价的保健品大多数都是由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等产品冒充的,经过一系列包装之后变成能治病的保健品,成本价格12-31.2元不等。
就这样,这个造假团伙共卖出了五万多套产品,有上万名老年人被骗,以为买的是皇帝御用保健品,实际上却是一些糖果和饮料。
所谓的名医讲师薛某也是无业游民,甚至只有初中文化,经过培训之后变成了名医讲师。
在给老年人进行宣讲时,薛某侃侃而谈,其实这些画书都是虚构并且提前背好的。
但就是能够唬住成千上万的老年人,让他们以为自己的病有得治的。
这桩桩件件事情无一不警示我们,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看相关资质和证明是不是真实存在,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非但没有让自己的身体好起来,还可能让自己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参考信源:
光明网2025.4.28——权威披露:都是假的,价格不菲却销量惊人!很多人每天吃
光明网2024.1.12——成本12元卖3980元!上万名老人被骗!主犯在镇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