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严重枪击事件以来,双方大战可谓“一触即发”。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巴方却向中方开口增加本币互换额度,并且还是100亿人民币。

巴基斯坦为何选择此时向中国“伸手”?中方又做何回应?



南亚火药桶再燃战火

最近,印巴冲突愈演愈烈,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交火频繁,局势愈发紧张,尤其是在克什米尔那块老是争议不断的地区,冲突不断升级,4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双方发生了第三次激烈交火。

4月22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起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 ,造成至少 26 人丧生、多人受伤,印度方面认定巴基斯坦与袭击有关联。



巴基斯坦方面当然不认账,坚决否认与这次恐袭有任何关系,他们一口咬定,这是印度在无端“嫁祸”,并且表示这是印度自己内部的麻烦,和巴基斯坦没有半点关系。

随着双方口水战的升温,印度迅速甩出一大串强硬的手段——不仅暂停了两国之间重要的水资源分配条约,关闭了边境口岸,还驱逐了巴基斯坦的外交人员。



更劲爆的是,印度居然在没有提前通知巴基斯坦的情况下,悄悄打开了克什米尔地区杰赫勒姆河的闸门,流量足足有2.2万立方米,直接把巴基斯坦下游的农田和村庄给淹了,显然是要把巴基斯坦“卡脖子”。



4月25日那晚,两军开始激烈交火,接下来的几天里,炮火没有停歇,战斗不断升温,印度方面表示,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的多个哨所发起了小规模的射击,印度军队也没有客气,立刻用小型武器进行回击。

27日凌晨,巴基斯坦方面披露,印度军队居然使用轻型和中型机枪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处巴基斯坦哨所开火,巴基斯坦军队随即还击,交火一直持续到凌晨,这种频繁的交火虽然还不算全面战争,但这种高密度的冲突无疑让局势更加危险。



更让人担心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国家都有核武器,如果真的打起来,双方都不退让,核冲突的阴云必将迅速蔓延并笼罩整个南亚次大陆。结果就是,除了两国人民,整个世界都得承受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局势下,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一旦失控,后果可能难以想象。

巴方求援:100亿货币互换

4月27日,巴基斯坦财政部长奥朗则布对外披露,巴方已正式向中国提出申请,期望进一步扩大当前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规模。据悉,中巴现行货币互换额度为300亿元人民币,巴方此次提议在此基础上新增100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4亿美元),总额达到400亿人民币。



这笔资金不仅是为了缓解眼下的经济压力,还能帮助巴基斯坦度过这段“水深火热”的日子,财政部长还表示,巴基斯坦计划在2025年底之前发行熊猫债券,进一步为国家的经济注入活力。

这笔1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额度,不仅是巴基斯坦经济上的一针“强心剂”,也显现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密合作,毕竟,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巴基斯坦如果想要稳住自己的经济,除了依靠国内的努力,外部援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巴基斯坦财长:已向中方提出请求,希望将本币互换额度增加100亿元人民币 2025-04-28 11:12·海峡网



巴基斯坦的意图

巴基斯坦在如此关键且紧张的时间节点做出这样的举动,意图很明显就是向中方靠拢,寻求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风险和经济压力。

巴基斯坦在此时做出向中国靠拢的决定并非偶然,一方面,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他们帮助美国干了 30 多年的活,如今却反过来被美方针对。



言外之意也是在暗示此次印巴冲突背后有美国的身影,美国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巴方对美国彻底失望,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在诸多事务上配合美国,特别是在反恐战争中,巴基斯坦牺牲巨大,国内安全形势严峻,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

然而,美国不仅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尊重,还时常对巴基斯坦进行指责和施压,甚至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出尔反尔,这让巴基斯坦深感寒心。

另一方面,在权衡了众多因素和国际形势后,巴基斯坦认为只有中国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中国一直以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并且与巴基斯坦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广泛的合作基础。



自 1951 年中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考验,始终坚如磐石,在巴基斯坦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中国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还是在国防安全等领域,中巴都开展了深入且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巴经济走廊就是双方合作的典范,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所以巴基斯坦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在面临印巴冲突的严峻形势下,寻找一个可靠的盟友,增强自身的实力和应对能力。



巴基斯坦的处境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经济一直深陷困境,2023 年,2023年,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2.4%,连人口增长率都比它高,这意味着人均经济水平在不断下降。

如果说经济是一个国家的“血液”,那么巴基斯坦的“血液”早就变得稀薄,似乎随时都会面临停滞不前的风险。



最让人头疼的,还是财政状况,巴基斯坦的政府预算赤字巨大,债务负担像个沉重的枷锁,把整个经济发展捆得死死的,政府每年的收入和支出就像是两个不对等的天秤,收入仅占GDP的12%,而支出却达到了20%,想想看,这样的收支失衡,政府能怎么调控经济呢?

不仅如此,税收征收也非常乏力,能用的钱实在太少,而需要支出的又太多,财政状况真的是捉襟见肘。



能源和国有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不仅没有给经济带来推动力,反倒成了沉重的负担,长期亏损,负担沉重,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在捏着鼻子忍受着这些“毒瘤”,却又无力改变。

2023年,巴基斯坦甚至差点迎来主权债务违约的危机,幸运的是,巴基斯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了一项紧急融资协议,暂时避免了违约的发生,可是,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啊,协议到期后,巴基斯坦的财政状况依然岌岌可危。


巴基斯坦高官:“已向中国提出请求” 人民日报2025-04-2721:10

巴基斯坦经济已经够糟糕了,还要面对和印度的军事对峙,加大国防支出,军队增派、武器装备补充、边境安全加强……让每一分钱都在“刀口上跳舞”。



于是,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公开表示,巴基斯坦已经向中国提出请求,要求增加中巴货币互换额度1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亿美元),目前,之前的300亿元人民币额度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剩余的额度已经所剩无几。

巴基斯坦迫切需要这笔资金来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增强外汇储备缓冲,避免局势恶化导致本币暴跌、金融崩盘,这场经济与军事的双重危机考验着巴基斯坦的应变能力和决策智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