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8日报道(文/凡帅帅)据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很乐衷于让人给他画像。上个月还出了“状况”。当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开炮,说科罗拉多州议会大厦里挂的一幅他的画像“被故意画歪了”,“这幅画把我丑到没边儿了!”
其实,特朗普上台近百天以来,给世界留下的印象实在是“难言美丽”。不久前的欧洲民调就显示,英法德意等国民众对美国好感度骤降,其中一些下降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一些外国知名人士的笔下,也已给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勾勒出一幅“漫画像”。
美国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地缘政治扒手”
特朗普1月在就职演讲中扬言要“将国旗插在新的美丽地平线上”,丝毫不掩饰其领土扩张的野心。
不仅屡屡宣称“要得到格陵兰岛”,还不顾丹麦和格陵兰岛官方的抵制,派副总统“强登”格陵兰岛;反复强调加拿大应成为美国“第51个州”,甚至当着加总理的面称其为“州长”;多次威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扬言不排除强力手段;签署行政令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多次放话要“接管加沙”……
不禁要问,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特朗普政府眼中竟如此不值一提?
也难怪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网站刊文说,特朗普的言论映射出其通过领土征服获得权力的“侵略心态”。而美国知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讽刺道:“特朗普渴望成为一名地缘政治扒手……他想把格陵兰岛、巴拿马、加拿大和加沙塞进自己的口袋,只从货架上抢,不用付钱。”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蒂斯德尔:“虚伪的帝国主义”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文章道出了对特朗普政府外交理念本质的看法。“特朗普对外政策本质逐渐清晰——这个世界由大国交易说了算……处于弱势的国家沦为美国攫取利益的‘猎捕’对象。”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露出“獠牙”,奉行的是“帝国”的“掠夺性外交”,而为了不受多边主义和国际规则约束,进而频繁“退群”。英国《卫报》专栏作家蒂斯德尔分析道:“权力至上、土地控制、经济与军事胁迫,以及完全虚伪的道德,成为如今美国帝国主义的丑陋特征。”
弗里德曼坦言,特朗普外交政策理念不是“遏制”或“接触”,而是“打砸抢”。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沃尔夫:西方“衰退之源”
“六年前,特朗普就称自己为‘关税侠’。”在去年特朗普刚胜选时,美国《财富》杂志对关税战前景已经心存警惕。
果不其然,本届特朗普政府对关税的滥用在力度和广度上都远超以往,就任后,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抛出关税计划,更在4月初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连只有企鹅或海豹的无人岛屿都不放过!此举随即引发全球激愤,即使是美国亲密盟友欧盟、加拿大等也都誓言“反制”。
大国关系恶劣、国际贸易受阻、全球股市巨震、多国物价上涨……特朗普政府上台百日以来,一系列操作给全球经济制造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而日益嚣张的单边主义做法则让国际社会难以携手应对全球问题,引发国际舆论对“特朗普衰退”和“美国风险”的担忧。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警告,美国一系列政策给投资计划和贸易合作设置障碍,造成经济活动普遍萎靡。《日本经济新闻》则直言不讳地表示,升级贸易战的美国已成为威胁世界经济安全的“主要风险”。德国《明镜》周刊则将损害世界经济的特朗普政府描述为欧洲中世纪恃强凌弱的“强盗骑士”。
“强盗”“霸凌”“掠夺者”……当这些词被向来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西方媒体用来形容“特朗普2.0”政策时,说明后者何等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