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短短数语,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能用来抒发壮志豪情,能描绘风花雪月,深受国人的喜爱。

明朝对联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上至王公贵族的府邸,下至市井百姓的小店,新春佳节时家家户户门上,更是处处可见它的身影。

当时的读书人,几乎都会用对联来来抒情表意,切磋才艺,更有不少人以善对闻名于世。苏州的街巷里,曾经住着一位传奇人物 —— 唐伯虎



唐伯虎本名唐寅,虽出身于商人家庭,但自幼聪慧过人,在文学和绘画方面,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二十岁前的唐伯虎,人生堪称完美:父亲经营生意,母亲操持家中书画雅集,妹妹聪慧。

那时候小小的唐伯虎只有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读书天赋好好运用,将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在很多人眼里,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毕竟他的学业那是有目共睹的。

每当先生出个对联考考大家,别的孩子还在抓耳挠腮,他却早已胸有成竹。

先生出题“风摆荷叶”,他脱口而出“雨打芭蕉”, 先生出“风吹水面层层浪”的上联,话音刚落,唐伯虎就对 “雨打沙滩点点坑”……

只是命运不会永远眷顾一个人,唐伯虎刚过二十岁生日不久,就受到了各方面的沉重打击,父母、妻子、妹妹等至亲之人相继离世,让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擦干眼泪,决心在科举之路上闯出一番天地,却无辜卷入了科举舞弊案,功名之路化作泡影。

经此种种,唐伯虎的人生瞬间跌入谷底,绝望、无助,却又无力反抗,只得回到家乡。为了生活,变卖家中值钱之物,但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多亏有几个知心朋友时不时接济,才让他苟活于世。

日子久了,唐伯虎为了活下去,他放下文人的架子,拿起画笔,在街头摆起了小摊,靠卖画卖字维持生计。支起的画摊前总挂着自嘲对联:“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当地有个县令新宅落成。这县令平日里就喜好附庸风雅,为了彰显自己的文化品味,他在府宅的大门、厅堂、书房等地方挂满了精致的对联,处处都透着 “文化人” 的气息。可到了厕所这儿,他却犯了难,哪个体面人愿为茅厕题字?

思来想去,他盯上了那个穷困潦倒的落魄才子:“给十两银子,让他写幅‘雅趣联’,权当施舍!”还派人四处宣扬此事。

不少人都劝唐伯虎:“咱可不能为了钱丢了气节!” 可没钱汉子难,生性狂放不羁的唐伯虎却不以为然,答应了下来。



踏入县令府茅厕的唐伯虎,仔细打量了一番周围的环境,眼神中透着思索。片刻后,他提起毛笔,饱蘸墨汁,大笔一挥,写下了一副对联:

世间贞洁烈女,进来宽衣解带;天下英雄豪杰,到此卑躬屈膝。

横批:有求必应。

周围的人围过来看着这对联,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后大呼妙呀!不得不说,这一副对联对仗工整,意味深长呀!

每个人都有自尊,而那些贞洁烈女、豪杰英雄更是内心有谱,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坚决不会做。

女性视贞操如生命,男子则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便是如此。

可就算是世间最贞洁的女子,到了这儿也得乖乖的宽衣解带,管你在外面是多么厉害的英雄豪杰,来了这儿也得低头。

因为这里是厕所,上厕所的时候,不都解带宽衣,俯首屈膝嘛!

进来”、“到此”暗合厕所所在,“宽衣解带”、“卑躬屈膝”对应如此流程以及反应,这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还把厕所的特点写得这么有意思,不愧是唐伯虎!

县令得到这么好对联,顿时也笑得合不拢嘴,连说这十两银子花得太值了。



消息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唐伯虎写的这副厕所对联,也因为它独特的创意和幽默的风格,流传千古,直到现在,还常常在厕所中出现它的身影。

话说各地厕所不少张贴了对联,你印象最深的一副厕所对联是什么?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