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号特朗普加征关税开始,马上就一个月了。

按照特朗普的口风,在中国不给他打电话,却对美国进行反击的情况下,美国就该和中国继续对抗下去。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何中国不满足特朗普的愿望,不给特朗普打去这个电话呢?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的问题。

我们当然想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对面坐着的是川普,还有谈的必要吗?

当时,直到特朗普这一轮对中国加了34%重税前的最后一刻,我们都在积极对话,可反观特朗普,一意孤行,责任在我们吗?

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朗普所谓的“极限施压”战略就是套路,稍有不慎,将会掉入万丈深渊。



迟迟接不到中方电话的特朗普显然有些慌了,开始自导自演,声称“中美通过中间人进行了初步接触”。

紧接着,就是啪啪打脸。

在前天的记者会上,郭嘉昆表示,昨天我和商务部的同事已经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美方不要混淆视听。

任何关于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的说法都是捕风捉影,没有事实依据。

针对中美关税问题,外交部和商务部在发布会上再次表明中方立场。

外交部表示,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

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很明显,中方表现出了坚决的态度,不愿意在贸易摩擦中轻易让步。

美国若真心想要缓和关税局势,应当主动伸出橄榄枝,毕竟当初是美方先挑起贸易争端的。

然而,特朗普总统向来注重面子问题,恐怕不会轻易主动与中国接触。

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僵局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美方因承受不住压力而改变立场。

然而,双方继续维持高额关税对两国经济都构成挑战。

中国需要应对出口减少的压力;

而美国则面临双重困境:农产品出口受阻,同时国内市场进口商品不足。

就拿农产品来说。

据美国农业部本周公布的数据,中国取消了1.2万吨美国猪肉订单,较前一周大幅减少72%。

此外,美国农业部还表示,中国近期仅采购了1800吨大豆,远低于截至4月10日当周的采购量——当时高达7.3万吨。

专家指出,中美如果进行贸易谈判,中方最大的谈判筹码之一就是大豆和玉米。

按价值计算,美国向中国出售的大豆比任何其他单一产品都多。



美国农民曾供应中国40%的进口大豆,如今这一数字则徘徊在20%左右。大豆是中美贸易战的中心,过去是,现在还是。

着急的是谁?

当然是是美国那群资本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似乎想出了应急办法,那就是逼迫盟友买单。



本月16号,日本贸易谈判代表、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访问美国华盛顿,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和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进行关税谈判。

在会议开始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将亲自出席会议,介入了与日本官员的贸易谈判。

本以为第一个与美国谈判就能取得先机,认为最起码不会向他们提出很过分的要求。

毕竟老美要拿日本作为样板向其他74个国家展示“诚意”。

可最终,日本栽了一个大跟头,不但没有等来糖吃,反而成了“杀鸡儆猴”的示范。

此次谈判,美国向日本一口气提了三个条件,压根就没聊关税问题。

这三个条件分别是:

一,承担驻日美军更多费用;

二,让美国汽车在日本销售;

三,平衡贸易逆差,并采取更多措施加强日元兑美元汇率。

还有知情人透露,在这一轮谈判中日本提出了一些贸易举措,包括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和大米。



前两天,日本媒体报道,作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部分条件,日本考虑购买更多的美国大豆,帮助美国抵消中国反制措施打击大豆出口的影响。

这被视为日本政府寻求特朗普政府降低关税的努力。

不过,如果日本愿意接受中国拒绝购买的美国大豆,这无疑会让华盛顿方面感到欣慰。

然而,日本政府若以此方式讨好特朗普,实际上有点像是"割肉饲虎"——自我牺牲来安抚一个永不满足的对手。



特朗普对日本的期望远不止于购买一些大豆那么简单。

他对美日贸易问题高度关注,最终目标是大幅减少美日之间的贸易逆差。

数据显示,去年美日之间的贸易逆差高达9万亿日元。

若日本真要满足特朗普的全部要求,可能需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回顾中国的应对立场或许能给日本一些启示。

中国外交部曾多次强调:美国要打贸易战,中国奉陪到底;

美国要谈判,中国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上。

这番表态中,"平等"二字尤为关键。



特朗普政府不愿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谈判,这很可能是中国不愿妥协的根本原因。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急于与美国谈判,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弱势地位,等于默认接受了特朗普的强势作风。

这些国家宁愿向美国让步,以换取贸易关系的继续。

然而这种策略并不明智。原因很简单:特朗普很可能会得寸进尺,利用对方的退让来索取更多利益。

一味的妥协示弱,只会让特朗普更加得寸进尺。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