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麻阳县市場監管局與个私协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侧记。
4月27日上午,一场春雨过后,天空如洗,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麻阳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長田小會、县个私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邹永贵率城南、城北、锦和,江口,岩門,兰里6个分会300多名会员【其中党員60多名】,怀着崇敬之心奔赴芷江,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在历史的坐标中追寻民族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之後參觀了芷江龍津風雨橋和唯楚酒莊。
肃穆之行:触摸历史的温度
纪念馆前,青灰色的建筑群庄严肃穆,“受降纪念坊”如巨人般矗立,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会员们列队整齐,脚步轻缓,目光中满是敬畏。踏入展厅,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物、逼真的场景复原瞬间将众人拉回1945年的那个秋天——日本侵略者在此正式递交投降书,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抗战史诗在此画上句号。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证人。”讲解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从九一八事变的警钟长鸣,到淞沪会战的血火交织,从南京大屠杀的苦难屈辱,到芷江受降的扬眉吐气,一个个故事如重锤敲击着众人的心。
心声共鸣:和平底色下的使命担当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触碰’抗战历史。”兰里分会会员李兵的声音里带着震颤,“站在芷江凯旋门下,看着‘震古铄今’四个大字,突然就懂了什么叫‘山河为证,岁月留痕’。”他的感慨如同一粒火种,点燃了现场的共鸣。
“当年先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今天我们该如何接过接力棒?”人群中有人轻声发问。
“国强方能民安!个私协会党支部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全县个私会员更要拧成一股绳。就像这纪念馆里的每一块砖石,看似平凡,却共同撑起民族的脊梁。”
向史而新:以凝聚力赋能县域发展
参观结束时,阳光正透过纪念馆的玻璃窗,在地面投下明亮的光影。300余名个私会员在受降纪念坊前合影,身后是“和平永奠”的石刻,面前是生机盎然的新时代图景。
返程途中,江口分会建党积极分子舒小红的笔记本上多了几行字迹:“和平不是风花雪月,是无数人用牺牲换来的‘奢侈品’。作为个体商户,我要诚信经营、服务民生,用每一笔实实在在的生意,为麻阳经济复苏添砖加瓦。”
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担当在每个人心中悄然融合。当车轮碾过雨后的柏油路,带起细碎的水花,车内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既有对苦难历史的铭记,更有对“国强民富”℃的坚定承诺——这,或许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动人的注脚。